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钓竿上的人生沉浮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钓竿上的人生沉浮
钓鱼时的吉彦军很淡定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先富起来的第一批消费者急需通过高端消费来彰显自我非凡价值。吉彦军和家人出游都是双飞。

古人有云:“三十年曰一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这句话恰好可以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光辉历程作一个注解。我们相信,了解一段历史的最好方法是记录这段历史中各色人物的生活状态。

吉彦军,46岁,因竞技钓“拉饵钓一标深”技术而闻名于全国钓鱼界。很少有人知道,在进入钓鱼界之前,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 文/图

放弃铁饭碗:辞职没怎么犹豫

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全会强调要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思想禁锢的解除使得个体经济的发展乃至壮大成为历史的必然。“十年浩劫”结束后,大批知青开始回城,这对于已经“积压”了大量待业青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1979年,国家工商局首次向中央政府建议:可以组织城乡待业人员走街串巷、从事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修理等服务性质的劳动。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第一个允许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坚冰已破,中国城市经济改革自此拉开大幕。

1984年,吉彦军作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决定——彻底放弃国棉一厂的“铁饭碗”。3年来,“摸着石头过河”的他已经摸出了些门道,于是,他毅然告别那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生活状态。

“辞职没怎么犹豫。我1979年进厂时,工资是26块,学徒期满是30块零5毛,然后一点点涨,1982年的时候连奖金补助总共是60多块。后来我和两位朋友去广州学习美发技术,学成后在集贸市场开了一家美发店,一干就是3年。生意好的时候,我们每个人能分到1000多块,最差的时候也没下过700块。”

60多和700,10倍的差距,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无条件地选择后者。更何况,吉彦军的“铁饭碗”来得还算容易。

计划经济时代:接班制度很普遍

“我是从郑州一中高中毕业接父亲的班进的工厂,那个年代,接班是潮流,也是一个人感到很光荣的时刻。”

接班,是接收职工子女在父母单位就业的简称,对接班这种现象,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出生的城镇居民都不会陌生。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接班模式既可解决职工子女的就业问题,又可解决单位的缺员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接班制度逐渐被废除。

父辈的职业决定自己的职业,自己几乎没有选择人生的权利,问起是否后悔没有上大学时,吉彦军说,那个年代正处在读书无用论的大背景下,读书没有实用价值、读书不能创造财富,与读书相比,很多人都会优先选择“铁饭碗”,很多人为了接班,甚至虚报年龄,初中没上完就进了工厂。他现在还能清楚地记得当年的顺口溜: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照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

大概到了1984年,吉彦军他们这批先富起来的所谓的“万元户”已经开始享受了,在他们的映衬下,当时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到了1992年,下海潮形成又一个高峰,人们不再回避“钱”字,见面道一句“恭喜发财”成了口头禅。

价值观一旦被颠覆,人极易走极端。普通老百姓相信“读书无用论”,反映的是一种缺乏远见卓识的小市民意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逐渐被人重视,可这些年“不读书一样赚大钱”“读了书照样找不到工作”等“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又有所抬头,开始影响新一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对此,目前利用业余时间读企业管理书籍的吉彦军感叹道,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但其后果是既有损于国家也会影响个人发展。实际上,“读书无用”仅仅是一种局部表象。在“知识经济”日益成为主流的今天,对于知识的尊重和人才的需求,才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在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水平、社会地位总体来讲是成正比关系的。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3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