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董占卿 实习生 赵毅
昨日,家住红专路93号院1号楼的董女士反映,她所住的楼要进行供暖改造,但由于单位不出面负责, 维修基金难取,而改造价格又高,很担心今冬用不成暖气,请求本报帮助。
读者来电:上午,董女士来到本报说,他们所住的1号楼是三个单位的家属合住的,其中省发改委的占24户、省建行的占12户、省房地产联合开发公司的占12户。今年,热力公司要进行管网改造,不再提供气暖,而要改成水暖。在进行改造过程中,负责省发改委家属居住楼层改造的雷先生称,整个改造所需费用是13.6万元,分到各家各户约3000元。也在该楼居住的柴女士说,他们原属于省房地产联合开发公司(原省建行下属单位)职工,现在下岗,收入很少,如果拿这么多钱出来确实有点困难。如果公司相关人员出面,动用维修基金,就可以把改造供暖问题解决了,但单位也“懒”得管,导致这件事搁浅。
相关单位回应:组织供暖管道改造的省发改委机关服务中心的雷先生说,他只负责省发改委家属院的改建工作,省建行和省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家属共计24户与他们无关,但三家单位的家属在一个楼上住,首先想到的是一起改造,因省建行和省房地产开发公司方面长期无人出面管理,所以他请热力公司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初步估算,大概需要费用13万元,希望剩余24户能把钱兑出来,一起改建。雷先生还说,如果改造不成,今年就不能使用暖气了。
郑州热力总公司工作人员说,此小区气暖改水暖,是响应市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西区已全部完成,东区正在进行;供暖主管道归热力公司建设维修,支网是单位或者小区后勤方面承建,支网修建怎么收费与热力公司无关。下午,记者联系到原省房地产联合开发公司负责人郑先生,据郑先生说,他现在在北京出差,如果找他的话,需要等一个礼拜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