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让许多开发商变得愈加理性,给消费者切实的利益成了众多开发商销售的手段。
从打折优惠到送装修基金,从特价房子到零首付……近日,西区某楼盘高调打出了“阳光售房”的旗号,售价比同地段的房子低了近千元,成为郑州为数不多公开降价的楼盘之一。业内专家认为,此举标志着郑州楼市开始从暗降期转向了明降期,或将引发郑州房地产市场营销新变革,使得“阳光销售”、大幅降价成为开发商的普遍行为。晚报记者 袁瑞清
热点 三公开,营销方式欲转身
今年以来,各种打折优惠、买房送装修、特价房等营销方式在郑州轮番上演,但这种变相降价的方式如今已不能刺激购房者的购买欲望。近日,位于西区的华泰国际名城打出了“阳光售房”的旗号,将暗降转为明降,并承诺降价保值,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11月10日,郑州华泰置业营销总监张志辉向记者介绍,华泰国际名城的“阳光售房”方案具有三个方面的特色,首次做到了三公开:公开房源,拒绝封房,一期195套房源全部对外公开销售;公开价格,拒绝排号认筹,所有价格对外公示,避免开发商借助排号炒高房价;公开优惠,根据付款方式确定优惠幅度。
记者了解到,华泰国际名城是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总规模达50万平方米,均为高层建筑。目前,该项目一期的销售均价为3450元/平方米,面积在45平方米到138平方米之间。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楼市降价风波也开始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面对这一危机,一些开发商采取了一些暗降的销售策略,以此刺激客户购房,但市场反应却并不是很好。张志辉表示,为保证客户利益,华泰国际名城还推出了“承诺保值,降价补差价”的策略:如果后期销售价格低于前期客户认购价格,华泰置业将无条件补偿差价。而这也会在业主与开发商的合同中得到相关体现。
开发商 触底价,阳光售房大让利
早在楼市初遇寒流的时候,就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郑州的房价会从暗降走向明降。他们的观点是,全球金融危机正转化成经济危机,一线城市的降价风潮越演越烈,房价普遍下调,购房者离场观望,成交量急剧萎缩。购房者担心“房子买了后就掉价”,而开发商苦于没有客户,当这种状况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降价以刺激购房需求,也就成了开发商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张志辉介绍,“阳光售房”方式是经过公司反复讨论得出来的成果,“不仅是为了让利给消费者,也是公司面临比较大的资金压力,前期已经投入不少钱了,但目前回款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也是希望通过降价,吸引更多购房者,缓解资金压力。”
“当然,低价并不是低质”,张志辉说,目前的市场形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房信心,大家都在持币观望,等着开发商降价,“死扛房价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我觉得开发商更应该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帮助购房者树立信心。我们敢于推行‘阳光售房’,是对自身产品品质和价格的自信,也是对购房者的一种尊重。”
按照张志辉的说法,华泰国际名城作为城中村改造项目,本身成本就不低,如今销售均价为3450元/平方米,“最初想着怎么也能卖到4000元以上,谁知道形势这么不好。不过,如今的价格已经是触底价了,最多能保住开发成本,已经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为进一步消除购房者的顾虑,华泰国际名城还将“无理由退房”写进了购房协议:如因证件问题不能按期与客户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华泰置业无条件给客户办理退房手续,全额退还客户房款。
消费者 有诱惑,营销效果待考验
很多购房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对楼盘的信息知之甚少。开发商往往借助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状,为其楼盘大造声势,引君入瓮。一位业内人士说:“谎称好的位置已被预定,其实是制造楼盘热销假象,先将较差位置的户型售出,然后逐步放出好的房子。产生这样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开发商拒绝实行‘阳光售房’,导致买卖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很多消费者因此上当受骗。”
不过,华泰国际名城似乎正试图扭转这一局面。记者在该项目的售楼部看到,一期195套房源的位置、价格、户型等信息都已经向购房者公开,消费者对楼盘的销售状况一目了然,做到了信息的对称化。
面对采访,多数市民表示,如果自己需要购房,而开发商的“阳光售房”模式能落到实处,自己就会出手买房。
不过,也有一些消费者发出了质疑的声音。市民王女士认为,全国的房价都在降,郑州的房价迟早也会降,“阳光售房”看上去很美好,很透明,但对于开发商,消费者永远处于弱势,谁知道他是否真的公开透明了,“因此我认为还是应该等一等,等一切都得到证实了,再出手也不迟,毕竟销售方式只是开发商促销的手段,这需要市场的考验”。
业内
新趋势,创新模式需完善
对于“阳光售房”,业内人士都表示这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将因此获益,但其中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河南宏益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杨东方认为,虽然“阳光售房”最近才被明确地提出来,但很多开发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已经这么做了,公开楼盘的房源、价格等信息,“捂盘”、“销控”等现象已经不多见。他说,“阳光售房”虽然看上去很美,但其中不可确定的因素太多,具体效果怎样,能否得到消费者认可,这都需要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对于这种观点,很多业内人士都表示认同。郑州客属房地产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副总经理陈阳表示,开发商推行“阳光售房”行动,代表着开发商经营理念的创新和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态度,这种诚实的态度,必然给开发商带来丰厚的回报。但她同时认为,目前市场处于下降期,多数消费者都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此时推出“阳光售房”虽然是顺应了市场潮流,但开发商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关键是能否真正坚持到最后,如果中间夭折了,反而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产生更加不信任开发商的想法”。
“阳光售房”能否成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流模式?业内人士多认为,现在仅是开始,这种模式还有许多尚未成熟的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河南通利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徐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阳光售房”作为一种新现象、新模式,值得关注,但它并不是一个标准,不是标准的东西就很难被广泛推行,很容易变味。
专家
新营销,阳光销售成共识
正如当初的“承诺保值”一样,对于华泰国际名城“阳光售房”的销售模式,尽管市场褒贬不一,但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对此认可的消费者还是占了多数,表明这一措施已经初显成效。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刘社认为,开发商从“捂盘”、“销控”到“阳光销售”,是当前的市场压力之使然,也是开发商应对市场危机的明智之举,更是一种新的营销方式的转变。“此举行为,将很快引发楼市的一场变革,使得阳光销售、大幅降价成为开发商的共识和楼市的一种普遍行为。”
她认为,“阳光销售”是开发商改变社会形象、改善与消费者关系的积极行为,有助于激活市场,促进销售,也是开发商自救的一个有效举措,值得推行。“但能否真正帮助开发商渡过难关,还要看开发商降价的幅度及房价是否与购房者的消费能力相匹配。”
不可否认,郑州楼市的刚性需求确实很大,但关键问题是刚性需求并不等于有效需求,只有房子售价能让消费者真正承担得起,刚性需求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
多年从事房地产实战营销研究的王牌企业联盟董事长上官同君则对“阳光售房”的未来十分看好。他说,目前的市场形势是,消费者持币观望和开发商持房待售已形成僵局,开发商只有进行专业突围才能生存,才能打破当前困局,这其中就包括专业的营销创新。他认为,“阳光售房”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将会成为未来房地产营销的基本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