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红楼梦》李少红:
都云导演痴谁解其中味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红楼梦》李少红:
都云导演痴谁解其中味
李少红给小黛玉蒋梦婕讲戏

《红楼梦》李少红:

都云导演痴谁解其中味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自选秀开始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由于1987年版《红楼梦》过于深入人心,于是,此次李少红取代胡玫执导的新版《红楼梦》能否超越旧版,就成为大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从选秀风波到换帅迷局,从定妆照网上泄露到演员集体整容传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就像小说《红楼梦》,真作假时假亦真,令人难辨真伪。都云导演痴,谁解其中味?在这风口浪尖之中的导演李少红现在状态如何?

临危受命:为《红楼梦》惊出冷汗

记者:2007年,您接手原定胡玫执导的电视剧《红楼梦》,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接手《红楼梦》?

李少红:谁来拍都一样。比我强的人多的是。只是在特殊的情况下,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人、特殊的机缘凑在了一起,就落在了我的头上。到今天为止我都很难确定,这个决定是否正确。困难重重的时候,撑不下去的时候,被骂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我后悔莫及。但看到精美的样片,心血创造的劳动成果,看到那些栩栩如生的镜头,像看到即将出生的婴儿,我又激动不已,忍不住想要保护他。但还是会恶梦连连,拍不下去了,惊出我一身冷汗。这次是我创作中最挣扎的一次。

记者:台词对于演员是否构成了一定的困难?对演员有没有规定,比如《红楼梦》一定要读几遍?

李少红:台词对年轻演员确实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很多意思和内涵靠我们逐句逐字地讲解。拍摄现场很费时间,但很必要。曹雪芹的写作风格和后面高鹗的很不相同,没有大的情节波折,细节很多,人物心理活动很多,处处充满了隐喻和含蓄的描写。所以怎么展示内心成为我们拍摄的重点。

选演员:英雄所见略同

记者:《红楼梦》剧组的集体整容传闻是否属实?

李少红:导演为让演员达到角色要求强迫整容,这样的事情违反人权,演员完全可以告导演的。如果把美容、保养皮肤当成整容,偷换了概念那就更离奇了。

记者:怎么会看中杨洋来演贾宝玉的? 李少红:两个演员演宝玉,共同完成这个人物两个不同的阶段。前面的少年宝玉天真烂漫,童言无忌的戏份更多,对爱情更懵懂,处于情窦初开的成长阶段。后面的大宝玉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世界有更多的迷茫和困顿,也有自己的觉悟。杨洋的眼中永远有着一份去不掉的童真,又有一份天然的迷茫和无辜,他犯错误会让观众同情惋惜。

记者:周采芹来演贾母也比较出乎大家的预料,对于周采芹的表演怎么评价?

李少红:“超出预料”的主要原因是她从没演国内的戏。但是她是正牌英国皇家戏剧学院的演技演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伦敦百老汇上演《苏丝黄》盛况空前,连演三年之久,里面的女主角成为西方当时对亚裔女性的全部想象。那个女主角就是周采芹。我和她的交情是李小婉牵的线,是从她的《上海的女儿》开始,我们想把她的经历拍成电影,并且通过她了解她的父亲周信芳。筹备《红楼梦》时我自然想到她的身世和经历都是贾母的最佳人选。虽然她的脾气很不好,活得很自我,但是她是个为戏剧艺术活着的人,只要在戏剧电影里,她便充满智慧。

读红楼:我从前不喜欢林黛玉

记者:您还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什么时候?

李少红:我第一次读《红楼梦》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的年代,一面在书上写批判封资修的口号,一面忍不住偷看。大概是里面的才子佳人爱情吸引的缘故,让我既有偷窥的快感,又有对神秘情感的好奇。

记者: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哪几个?

李少红:我从前不喜欢林黛玉,但这次在红学家的指导下重读,我有了不同的认识。她身上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和80后一代很像。首先她也是独生子女,这一点在那个时代可非常少有。在那个时代没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很畸形,奠定了她和社会的一种特殊关系。所以黛玉身上与生俱来的孤傲气质,来自她的成长环境,不懂如何和外界交往。

她和宝玉都属于太真实,内心却又非常孤独脆弱,和现代人一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宝玉和黛玉一样永远充满对爱的渴望,这是他们共通的默契。他们没有宝钗、袭人生存能力那么强。还有晴雯,每次看到她临死的情节,我都会为她哭泣。她让宝玉脱下小袄自己穿上,说躺在棺材里就如还在怡红院里一样。太让人心酸了。她和黛玉同属于那种很容易被世人误解的类型。天生丽质是她犯下的最无辜的错误。我还非常喜欢贾母,她集富贵威严感情于一身,是我想象中的大家长的形象。

摘自《新民周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