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养生
人们对健康存在着普遍的误区,很多疾病原本是可以避免和自己治疗的,可是很多病人不是轻易将自己交给了疾病,就是交给了医生,而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力量。求医不如求己。大多数疾病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只要找到了它产生的根源,通过改变自身,就能从根子上祛除疾病,达到治病固本的目的。
王礼凤 著
重庆出版社
血气不足,疾病就会来敲门
众所周知,汽车奔跑需要汽油,空调制冷需要电力。人的生命要继续,也需要能源。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能量供应站,一旦气血不足,就像鱼儿缺乏水源、士兵缺乏粮食一样,失去了战斗力,也好比一座没有士兵把守的城门,敌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突破城门,挥舞着大刀肆意砍杀我们的身体。
中医认为,气是一种无法可见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不停地运行,负责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生命的进程;而血好比人体的水源,它外养皮毛筋骨,内养脏腑,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人体若血虚不能濡养身体,则会面色无华,视力减退,关节活动不灵,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兵。血液循行脉体,供养全身,气能改善血液,帮助血液正常运行,两者不可分离。
人体气血充足则身强体壮,能够适应自然界中偶尔发生的一些异常变化,而不至于生病;相反,气血不足则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天气偶一变化,就会生病,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人之所以会生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气血的盛衰。
有位周女士,经常感冒,一年因为感冒都要到急诊科报到四五次,还不算在家自己买药吃。孩子们都担心母亲身体有其他的问题,就让她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也没查出什么病。可是这感冒和她“形影不离”,虽说也不是什么大病,却让人很闹心。于是她找到我 ,希望我能治好她的习惯性感冒。我一看她脸色惨白,口唇颜色淡白,眼神也没有神采,身体羸弱,就知道问题出在气血两虚上。我笑着问她,你是不是消化功能不好,睡眠也不好?她一听非常惊奇,连忙答道:“是啊,不感冒的时候,经常感觉头晕,晚上睡眠很差,夜梦多;也没什么胃口,吃什么都不觉得香。”我告诉她,主要是气血两虚引起的。首先得把胃养好,每天坚持吃点薏米粥,平时再多吃些气血双补的食物比如当归、鳝鱼、山药等;另外每天坚持按摩膝下三寸的足三里和脑后的风池穴;家里常备点姜茶;不熬夜;过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了。她半信半疑地问:“不需要吃药吗?”我笑着说:“不需要。你尽管试试看。”她还是满腹狐疑地走了。其实,她不是不信任我,而是不信任中医,很多病人选择中医治疗,大部分是因为其他方法都没有见效,而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试试看的。
一个月后,她兴奋地打电话过来:“王老师,没想到我这多年的病,被你一下子就治好了,而且根本不需要吃药……”支持中医的人又多了一个,挂上电话,我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舒坦。
行医中,我经常会遇到很多像周女士这样的病人,虽然也没什么大病,但是一年也要小病几次,抵抗力很差,并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肠胃功能不好,消化能力差,经常没有食欲。中医上讲,“水谷乃气血生化之源”,不进水谷,或者摄入不足,气血化生何源?没有饭吃的士兵,哪来的力气作战?面对敌人的进攻,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敌人总是喜欢以强凌弱,乘人之危。疾病也是这样,气血不足,疾病就会来敲门。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