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1版:第一商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落寂后强势抬头的西部商圈 (下)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落寂后强势抬头的西部商圈 (下)

城市的发展是永远趋于均衡的。如果把郑州发展成一个整体容器,各区域板块的经济总量就像是注进连通器的水,现实情况是东西两城出现了西低东高不同的“水平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趋势必然向低位的西区分流,西区必将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宏观经济也在呼喊着西区崛起。15亿资金也将流入西部商圈,未来,西区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春天。

策划 朱江华 晚报记者 谢宽 樊无敌

实习生 童聪/文 赵楠/图

西区商圈走向何方?

11月12日,郑州市政府公布了《2008年度郑州市旧城改造计划》第一份改造目录,碧沙岗商圈名列5个重点区域之中。

而肩负这次扩建碧沙岗商圈重任的是郑州长城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申仕禄说:“碧沙岗商圈扩建改造项目涉及国棉五厂南生活区,地处建设路以南,工人路以东,百花路以西,友爱路以北区域,总拆迁面积116.57亩,总投资15.3亿元。3年后,这个区域将是新的碧沙岗商圈。但是主营何种特色,还是要从西区整体情况和消费能力上来分析。按照西区现有的基础,应该发展成区域性的生活消费模式,满足中原区、新密、巩义等周边消费群体。”

而“选择”,似乎在外来大亨挺进西区时已经有了先兆,丹尼斯总经理蔡英德在谈到丹尼斯进驻西区时显得非常的谨慎:“起初挺进西区,棉纺路口的丹尼斯一开始就定位大卖场形态。原因在于西区的消费实力达不到丹尼斯精品百货的定位要求,只能走大卖场亲民路线。”

北京华联总经理张晓霞也坦言:“西区会向着社区百货店业态的发展,但是又不雷同于超市,这样的百货店一般体量在2至3万平方米,综合了各种服饰、鞋包、化妆品等品类,它的定位就是便民服务。因为社区百货店的辐射范围小,一般只辐射周边区域型市场。”

在商家看来,西区的购买力也正是适应这种不谋而合的区域型商业发展道路。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西区人口占整个郑州市的30%左右,市民是城市的基础,贴近市民的生活,满足市民的需要,才是今后的发展之路。虽然楼盘等一系列地产的增长,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西区的购买力,但增加西区的购买力。

西区商业发展应根据市民的生活需要调整商品结构,侧重实惠,管理方面满足相应的目标顾客群。“在这种情况下,西区的商业发展应更注重亲民,市民是城市的基础,贴近市民的生活,满足市民的需要。让老百姓出门五分钟就能买到日常生活用品,出门十分钟就能买到服饰,出门二十分钟就能买到大件家居用品。日用百货、超市等商业业态显然更适合西区的发展。”宋向清分析说。

在提及西区未来发展规划时,宋向清认为:首先把西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引进大的资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活跃经济,比如重工业、轻工业。其次发展现代文化比较重、个性化比较强的特色商业。通过特色产业拉动西区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还可做现代农业,放大资源优势,走“农家乐”路线。

“性价比”凸显

在以前,西区居住的人群主要是以各大棉纺厂的职工和城中村的村民为主,属于劳动密集型区域。工业经济的不景气与下岗职工的增多,造成了西区市民收入的急剧下滑,从而使得整个西区的购买力逐渐走弱。

如今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升级和地产商们的携“盘”而至,加之碧沙岗商圈旧城改造的扩容。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原生态高绿化率、丰富的教育医疗资源,西区楼盘开发的逐渐规模化和人居环境的优势日渐成熟。此外,秦岭路、化工路的打通拓宽,地铁一号的修建、三个大型游园的兴建,成为西区商业发展的又一次良好机遇。

“也正是这样的机会,周边新密、巩义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人进省城,选择在西区买房。加上近年西区流动人口的上升态势,使得西区无疑拥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北京华联总经理张晓霞解释:“西区新建的地产项目,临街铺面增加,势必会使做生意的群体增多,从而促使商务活动的高涨。”

现在,随着农业路向西打通,直接使郑州东西区连成一线,航海路与桐柏路的相连以及桐柏路的拓宽和改造,大大提高了西区的交通能力,郑州市二环已然形成,解放路立交桥又实现了区域“解锁”功能。种种好的发展态势在一步一步“瓦解”西区低购买力的形势。

“除此之外,一些新兴市民也把西区看做扎根后方的桥头堡。”宋向清认为,“东区的迅速发展导致地价和房价的飞速上涨,而西区的地价和房价相对较低,使得人流慢慢地向西区流动。其次西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加上相对低廉的生活成本,其区域优势就慢慢凸显出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