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郑州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电动车失而复得
多亏朋友一个小建议
好兄弟同爱一个人
深夜谈判动起了手
临街房招贼,一住户5天内两次被“光顾”
80后女孩发起“老槐树计划”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人物档案:
番西茄其人
80后女孩发起“老槐树计划”
反哺家乡做实事,30多位专家学者签名支持
生动的教学方式深深吸引了来自乡村的小学英语老师。

张先生给晚报打来电话:昨日,17名小学教师坐进了郑州大学教室,他们都是睢县蓼堤镇各小学的英语教师,来到这里接受两天的免费培训。台上讲课的教师有专业的英语教师,也有来自河南农大的外教,他们则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据介绍,这是网友番西茄倡议的“老槐树计划”的首期乡村教师培训,也是“老槐树计划”嫁接的第一枝绿枝。

人物档案:

番西茄其人

番西茄自称姓鲁,一个爱玩的80后女孩,去年刚大学中文系毕业,现在是自由漫画师,业余时间还创作了一个“番西茄”的动漫女生形象。

她在大河网上是这样自我介绍的:一个女孩,算不上漂亮,上班两年,跳槽一次。爱笑也爱哭,爱玩也会玩。屋里堆满了淘来的小东西,晚上钻进去就睡着了。23岁的她说,虽然外表正在不可避免地变得成熟,但仍然在内心深处给自己留出一块属于小孩的领地。不要圆滑和世俗,只要简单的、纯粹的快乐。

项目档案:“老槐树计划”

“老槐树计划”旨在搭建一个科学、有效、可信、公益的平台,在有经济能力但没时间的商务人士与有时间但缺乏资金的志愿者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吸引更多有经济能力的城市商务人士为乡村教育服务。

通俗地讲,就是由捐资者指定受益地点与受益对象,再由“老槐树计划”联络相关的志愿者,与捐赠者直接对接,商定援助计划,然后由志愿者执行。“老槐树计划”将对活动全过程与最终成果进行专项评估,同步将评估结果反馈给捐赠者,并从捐赠者处获取项目运作管理费用。

“老槐树计划”之现场:老外也来加盟

“这样的培训太好了,要是有钱,我们早就出来开眼界了。”昨日,在郑州大学中心教学区一教室的走廊上,陈洁向李娜发出这样的感慨。她俩来自睢县蓼堤镇陈菜园小学和彭寨小学。

来自大山外语学校的张兵向17名英语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他时而让老师们上台,用英语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时而又在黑板上贴出众多单词让老师们分组抢点。

来自河南农大的约瑟夫是“老槐树计划”的“洋志愿者”,在课堂上,他把自己经历过的感动的故事,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来,再用英语讲述出来。“我今天算是真学到本事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我们传统的‘我教,你听’教学方法有本质不同。”本次培训年龄最大的学员44岁的王传敬老师说。

这次负责出资培训的老板高玉民,也来自睢县蓼堤镇,王传敬是他初中的英语老师。高玉民是一个建筑承包商,在郑州做建筑承包4年来,每年春节、农忙都包车免费接送农民工。

“老槐树计划”之影响:30多名专家学者签名支持

11月24日,网友番西茄在大河论坛上以《加入“老槐树计划”,一起关爱乡村孩子》为题,发出倡议,请爱心人士以反哺家乡的名义,扶助乡村教育。

截至昨日18时,该帖点击量已达数万次。郑州大学农乡建设研究会100名会员、河南农业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会150名会员都集体加入了“老槐树计划”志愿者库。

据番西茄介绍,“老槐树计划”还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关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著名青年经济学家、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等30多名专家学者对“老槐树计划”签名支持。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蒋高明说:“农村现在连老槐树都快没有了,咱们真得为他们做点事了。”

“老槐树计划”之意义:如果大家都能回馈家乡,农村就有希望了

“小时候上学时,英语老师从未学过英语,到城里培训一个月,回来就教我们了,结果一直到现在,我的英语水平都不行。启蒙教育给人的一生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每个人都能从回馈家乡开始,做好自己身边的事,那么农村就有希望。”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这样认为。

中原工学院的周纪昌博士这样评价:“‘老槐树计划’可贵就在于,不像基金会的运作模式,把募集到的资金汇集到一起,然后分散捐出去,老槐树计划是让捐赠人与执行计划者,以及受益人直接对接,少去了中间环节,资金流向清晰,让捐赠人放心。”

番西茄说,“老槐树计划”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希望更多的具有教育培训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加入进来,以确保活动的质量。有兴趣的爱心人士可以发邮件到huaishu999@126.com,加入“老槐树计划”。晚报记者 孙庆辉/文 廖谦/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