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3版:中国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州施粥亭是退休老人办的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温州施粥亭是退休老人办的
他们从凌晨5点忙活到晚上10点,还自掏腰包买米买菜
有网友感慨:我们一直不缺民善,缺少的是商善
每天早上8时施粥亭前都会排起长队
陈建光每天都要用三轮车把桌椅运来运去

他们从凌晨5点忙活到晚上10点,还自掏腰包买米买菜

有网友感慨:我们一直不缺民善,缺少的是商善

近日,网友“风之子821”在搜狐论坛介绍了他在温州见到的施粥亭的情况,帖子题为《温州有大爱,实拍温州施粥摊感人现场》、《红日亭的孤儿》,主要讲述了施粥亭的义工是如何工作的。此帖被转载后,感动了众网友,甚至有网友组织起了捐助活动,希望施粥亭能越办越好,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施粥亭已经开设4年

有一位叫陈建光的孤儿,有些智障,小时候母亲便带他出来要饭,后来走散了,他就流浪在温州华盖山红日亭一带,被红日亭的老人们收留后,他便在这里帮忙做些义务工作。

凌晨5时,天还没亮,天气预报说这天最低气温只有3℃。此时,温州红日亭的老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他们已经坚持了4年,给穷人免费供应热粥小菜。粥在前一天晚上已经熬好,早晨要做的是准备一些小菜,菜有十几种,有些需要现炒。

7时20分,菜准备好了,厨房和施粥亭有一段距离,陈建光要把桌椅用三轮车运过去。7时40分,老人们把粥和菜都盛好了。碗筷都消了毒,菜是自助形式的。每天都是8时开始供应饭菜,但7时50分,队伍就已经排了很长。

老人自掏腰包买米买菜

红日亭的负责人之一叶宝春老人已经82岁了,他每天都坚持来这里。他说,十几年前,红日亭在每年夏天免费供应清凉解暑的伏茶。后来,老人们看到很多人在寒冬缺衣少食,于是就有了供应热粥小菜的想法。于是,叶宝春和几位街坊——79岁的朱永麟、70岁的张明森一拍即合,他们自掏腰包,买菜做饭。慢慢地,过来吃粥的人越来越多,费用也越来越大,每天的花费要七八百元。当然,后来献爱心的人也越来越多,老人们的事业也越做越大:端午节给路人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

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

到了下午,施粥亭会播放温州的鼓词,老人们围在四周,兴致勃勃地听着。到16时左右,陈建光骑来三轮车,笑呵呵地把电视机、凳子等物品运回去。收拾好红日亭的东西后,陈建光和陈松尧老人又要准备煮第二天的粥了。

现在每天前来喝粥的有五六百人,米要煮100斤,煮成粥是五大桶,用高压锅煮是20多锅。粥煮好后,需要放在大的保温桶里保温,外面还要加盖棉被,一切准备就绪时,已经快22时了。如此辛苦,叶宝春却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只是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再说了,是大家的支持,才让我们能一直做下去。”

在“200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评选中,这些老人高票当选。对此,张明森老人说:“经常有人来捐钱捐物,我们会用毛笔记在红色的纸上,再张贴在木板上。现在,张贴板上已经写满了好心人的名字。愿意伸出援手的可不仅仅是我们几个。”

有民善更应有商善

施粥亭的事被各大网站传开了,感动了不少网友。网友“红风车”说:“我想对老人们的善举,深深鞠一躬!这些老人了不起,他们是中华的脊梁,祝他们健康长寿!”网友“群英会”也表示力挺:“对贫困者的帮助,唯有行动最善最美,我们为温州民众自发的善举叫好!”美女棋手诸宸也写博称:“看到温州施粥亭的新闻很感动,这样的社会才暖人心,人间有真爱。”更有一些网友表示此举可以在全国推广,肯定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而网友“大刀”议论道:“应该让那些一桌酒席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的人看看,知不知道自己的羞耻。”网友“阿拉丁”则认为:“我们一直不缺‘民善’,缺少的是‘商善’,希望把商业和慈善捆绑起来,让每个企业都在它售出的产品里面出一角两角、一元两元做善事。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慈善的心,但由于个人力量的微弱,这颗心一般都被隐藏起来了,它们在等待一些大的慈善行为的呼唤,而这些大的行为,尤其适合企业来做。”

而网友“天高云淡”的想法更实在:“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施粥亭吃碗粥,它充满了温情的味道。然后掏钱出来买,作为一种义卖捐助吧。”

据《新快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