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0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200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20名候选人事迹简介(上)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继续组织开展2008年中国帝豪“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经对各地各部门及群众自发推荐的人选进行初评,目前共筛选出20名候选人,现将候选人事迹简介予以公布,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投票,评选出2008“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

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邓州市张村镇程营村人,2002年12月入伍。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武文斌所在部队接到紧急赶赴灾区抗震救灾的命令,被连队安排留后的武文斌主动请战。部队到达灾区后,他和战友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转移群众,他和战友们翻越3座大山,走遍了都江堰市玉堂镇的12个村7816户人家,把食品和饮用水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搜救失事直升机,他不畏山高路险,一直在最前面探路,3次滚下山,幸被树木拦住;灾后安置重建,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身上多处被划伤。转移群众3638人,帮助群众搭建1000余顶(间)帐篷和简易房,组装了1818张木床,卸载了54车救灾物资。

6月17日傍晚,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劳累了一天的武文斌和连队70多名战友一起,冒雨再次执行8车活动房板材的卸载任务,终因过度劳累诱发肺血管畸形破裂,牺牲在抗震救灾一线。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授予武文斌同志“抗震救灾英雄战士”荣誉称号。某集团军党委给武文斌追记一等功,并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和革命烈士。

女,46岁,开封夏红月豆腐店经理。

1993年,夏红月从开封市化纤染织总厂下岗,不甘向命运低头的她在家属院门口开了个副食小店,可小店才开了两年,就在城市改造中被拆掉了。她就又在一所小学办了个午餐班,离家远的学生中午放了学就到她那里吃饭写作业,然而一件意外的事使这个午餐班没开多久就又散了。后来,夏红月搞过家政服务,租过柜台做服装生意,但屡屡受挫,然而她毫不气馁,继续与命运抗争,最后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努力,创办了夏红月豆腐店。从2005年开始她选择加工经营彩色豆腐的创业项目,目前,她开办的彩色豆腐微型连锁企业,吸纳的下岗工人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有500多个连锁分店、1200名员工。她的企业不仅荣获了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河南省唯一一个全国微型创业奖,而且她还于2007年作为全国下岗工人创业的唯一代表,赴北京参加全国创业培训经验交流暨“创业和改善你的企业”中国项目总结大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以及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汴梁晚报等全国20多家主流媒体曾报道夏红月和她的微型企业。百度也主动与夏红月签约,推广她的企业和品牌。

男,32岁,滑县老庙乡南塔邱村人,现在武汉中北造船厂建筑工地做油漆工。

2008年10月29日,陈建星外出买东西途中,遇到3名男子正围着一个大学生殴打。陈建星奋不顾身,只身上前制止,身中数刀的他死死拽着一名歹徒不松手,并大声呼喊:“救命!抢劫了!”最终使大学生获救,歹徒被闻讯赶来的警察抓获,陈建星却因伤势过重,当场昏迷过去,经过连续3天的紧急治疗才脱离了危险。陈建星浴血救人的英雄事迹经《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电视台以及国内各大知名网站报道后,引起湖北、河南乃至全国社会各界的关注,两天时间,《农民工与3名持刀劫匪搏斗救下被劫大学生》一文迅即被全国50多家新闻媒体转载。陈建星被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和“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共青团武汉市委授予“杰出外来务工青年”荣誉称号。

男,31岁,开封人,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郑州支队特勤大队副队长。

入伍以来,李隆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317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为保卫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2006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抢险救援尖兵”,被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新长征突击手”,荣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被公安部消防局授予全国公安消防总队“灭火救援尖兵”,被评为河南省第四届“杰出青年卫士”。在今年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战斗中,他为成功营救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作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7月,李隆被公安部授予“抗震救灾尖兵”荣誉称号,并荣膺2008年度“中国骄傲”;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并在全国抗震救灾工作表彰大会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男,35岁,上蔡县蔡都镇人。

2001年,他自费创办了上蔡县同仁希望学校,专门收养孤儿和接收留守儿童的希望学校,先后收养了20多名孤儿,每年接纳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缺乏良好教育的留守儿童200多名。安宁把收养的这些孤儿视为亲生,不仅在生活上时时处处给孤儿以父爱的温暖,而且更注重对这些孩子加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注重塑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使他们得以健康成长。在收养孤儿的同时,安宁把学校办成了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难问题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安宁的义举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曾被授予河南省“爱心传播使者”、河南省首届关爱新农村“十佳慈善人物”、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驻马店市“2006感动天中十大人物”、首届驻马店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等称号。被媒体誉为“当代青年的爱心楷模”。

男,16岁,平顶山市人,现为国家残疾人游泳队队员。

1998年,一次车祸让只有6岁的许庆失去双臂,无臂的许庆走过了不同寻常的道路,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1999年7月,他开始训练游泳,每天把大量的时间都泡在游泳池里,成绩突飞猛进。他身残志坚,顽强拼搏,多次在国内外赛事中勇创佳绩。为了参加2008年残奥会,实现自己的奥运金牌梦想,他不分昼夜地刻苦训练,共获得了3枚金牌和1枚铜牌,4次打破世界纪录。2008年9月,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青年五四奖章”。随后又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男,40岁,周口扶沟县人,在京优秀务工创业青年。

自2001年去北京务工后,一直坚持做好事,并带头成立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志愿环保服务队”,定期在街头和社区开展志愿环保活动。2008年,李高峰带领志愿者团队积极投入奥运志愿活动,感人事迹受到中央文明办、首都文明办等有关单位的关注和好评,先后被省内和首都多家媒体报道。

李高峰多次获得社区、朝阳区和北京市颁发的多种荣誉,2007年先后被评为“八里庄地区十大公德人物”、“感动朝阳”十大新闻人物、“大学生心目中十大新闻人物”、“文明之星”、“北京好人李高峰”;2008年5月,被评为“首都劳动模范”,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同时被北京奥组委评为优秀志愿者。

李高峰作为一个远离故土在外务工的普通农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河南人坚持不懈、勤劳能干、热心付出的传统美德,为在京务工的河南人赢得了更多赞扬和尊重,为家乡争了光,为河南添了彩。

男,59岁,洛阳强辉土石方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今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正在贵州施工的他,不顾停工可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毅然决定迅速赶赴四川灾区救灾。5月14日凌晨,他带领24名农民工兄弟,带上价值400多万元的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和50万元现金,从贵州工地出发,经过18个小时、1000多公里强行军,星夜赶赴灾区参与救援,共救出11名幸存者,抢修道路20多公里,被灾区群众称为“不要命的河南汉子”,被网民称为“最牛的救援队”,他的壮举随着那张《24颗手牵手的心》的照片传遍了世界,他所带领的救灾团队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群体”荣誉称号。李顺卿作为一位普通农民企业家,用行动展示了一个大写的河南人的形象。

女,64岁,巩义市小关镇山怀村人。

她40多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公婆和三个智障弟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公婆在世时,一有病她就一勺一勺地给他们喂汤、喂水,洗脸,梳头,像照顾亲生父母一样地照顾公婆一直到老人去世。3个小叔从小就患有癫痫病,几十年来,她像照顾亲兄弟一样地照顾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给他们洗脸、洗头、理发、刮胡子、端吃端喝照顾一切。几十年来,张粉仙从没有出过远门,即使回娘家或到镇上赶集,也总是早上去中午前回,从来没有在哪儿隔过夜。1980年后,张粉仙家承包8亩地,她养了两头牛,还养猪积肥,用自己的肩膀担起了全家的生活重任。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去离家最近的采石场给人家干活装车,繁重的体力劳动,使她患上了腰疼病,但她一直强撑着全家的一片天。她的事迹先后被河南电视台、郑州日报、郑州晚报、巩义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引起了较大的反响,2008年她本人被评选为巩义市“十佳文明市民”。

女,53岁,河南省人民医院妇儿临床医学部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她从医30年,诊治10多万名患者,做了1万多台手术,从未发生医疗纠纷。因常年过度劳累,她患了冠心病,几次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每次都是拔掉输液器就直奔病人床前。在她眼里,患者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她的手机24小时为患者开通,总是在患者最需要的时候来到患者面前;她曾自费打车到200公里外的基层医院抢救素不相识的患者;时常自掏腰包为贫困患者治病。尽管她治愈过无数个患者,但从不接受别人对她的感谢,为拒收红包,她的手被掐紫过,扣子被拽掉过,真退不掉的就悄悄交到患者的住院费里。作为河南妇产科专业带头人,她主持建立了河南省产科急危重症救治网络中心、河南省第一所孕产妇学校;她带领科室同志引入了腔镜诊疗、妇科肿瘤介入治疗及生物治疗等20多项新技术;宫外孕胎儿存活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世界上仅有10例成功分娩,其中两例是由她亲自实施的。她曾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医德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殊荣。她所带的团队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