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刘瓷辉:钧瓷民营窑口领跑者
戏曲,小舞台唱出大文章
蒋方舟:于丹比我更少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刘瓷辉:钧瓷民营窑口领跑者
刘瓷辉

钧瓷历来被人们称为国宝,它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作为钧瓷之乡的河南禹州神垕镇,有无数的民间艺人在这里,正为钧瓷事业发展默默耕耘奉献,刘瓷辉就是其中一位。上世纪80年代初,刘瓷辉在当地建立起第一家个体民窑,他也见证了民营企业从初建到欣欣向荣的历史。晚报记者 詹莉莉

民营窑口第一人

刘瓷辉是土生土长的神垕人,上世纪80年代初,刘瓷辉在国有钧瓷加工厂当工人。当时国有、集体的窑口还十分红火,不少人还以能到这些地方当名工人而自豪的时候,经过商的刘瓷辉却清醒地发现,钧瓷作为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不仅面临着如何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同时还蕴藏着难以估量的巨大商机。为此,他毅然决定要建立自己的钧瓷厂。

1982年4月,刘瓷辉在自家院落里创办了当地第一家民营窑口,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民营窑口第一人”。并将自己的名字“次会”改为“瓷辉”,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让古老神秘的钧瓷熠熠生辉。

打破“钧不过尺”的传统

他自称自己是玩泥巴的,可是谁又曾想到,就是这个玩泥巴的人,玩出了高达2.49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钧瓷瓶。创办窑口之初,成立了“东方钧瓷厂”,专门邀请了一批国有、集体企业的顶尖艺人作为技术指导。为了发展钧瓷事业,他大胆创新,突破了“钧不过尺”以及钧瓷仅供装饰和摆设的框框。为了树立自己工厂的特色,他和这批老艺人一起,成功烧出一对高达2.49米的钧瓷大瓶,尤其以十二生肖动物形象为造型,鼎、炉、瓶、尊、盆、酒具、灯具等艺术品和生活用品。

总结创新自成风格

刘瓷辉文化程度虽不高,却具有极强的悟性。在烧制技术上,他采用传统的煤窑烧制,在合理配置钧釉的基础上,科学地控制火焰的变化,利用氧化还原原理,形成釉色不同、精美绝伦的窑变色彩。

刘瓷辉说,“天地日月景,竞现钧瓷中”,是钧瓷的最高境界。为此,他把研究釉的机理作为钧瓷创作的关键环节,从不同着色感悟有色奇特的变化。为了突出釉色浑厚莹润的特点,他踏遍了神垕寻找不同的矿石原料,然后进行分析试烧制,从中发现并寻找规律。

在多年的实践中,刘瓷辉用美学和造型艺术法则,不断创造出独具设计风格的钧瓷作品。与现代气窑相比,他的作品釉厚浑活,乳光莹润,其色或沿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强。

在刘瓷辉家古朴四层小楼里,记者有幸见到了他的钧瓷作品。在总面积500多平方米的3个展厅里,摆放着造型各异、色彩缤纷的3000多件瓷器,高山云雾、峡谷飞瀑、星辰满天、翠竹生烟、节日礼花、浪激飞舟,这些作品浑然天成,每个釉面总能幻化出奇妙的景色,构成一幅幅叹为观止的神奇的图画,具有鲜明的刘氏风格。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