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2版:颁奖盛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在这里,河南厚重历史活了起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在这里,河南厚重历史活了起来

地标建筑 之 国际会展中心

明眸中的异彩 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占地面积68.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44万平方米,以会议和展览功能为主。展览部分可设3560个国际标准展位,展厅两层,二层无柱,为7.2万平方米的大展厅。会议部分为圆形布局,有容纳5000人的多功能厅、1200人的国际报告厅、两个400人的会议厅及十几个中小型会议室组成。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公关部工作人员称,会展中心是由中日建筑师及工程技术人员合作设计完成,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郑东新区群体建筑中有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筑大师黑川纪章采用了浪漫的设计手法,将建筑沿水池蜿蜒伸展,环水面设置的观景走廊与水面相映成辉,屋盖采用了大跨全钢结构。11组刺向云天的空间斜拉系统,构造出浪漫轻盈的形态。面向水池方向的外立面采用轻快色调的玻璃幕墙。钢结构屋盖、清水混凝土墙面、玻璃幕墙的完美结合,渲染出具有东方神韵的建筑风格与造型。

如果把郑东新区这一片水域靓城比作明眸,那么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则是明眸中闪动的异彩。“会展经济对于一个城市的经济具有极大的拉动作用,而高质量的会展场所则是会展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证,高水准的国际会展中心,由于其技术上的先进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总经理嘉西亚说。

“造型别致、气势恢弘”这是市民王征对于会展中心被评为郑州地标建筑的评价。包括王征在内,很多市民纷纷赞叹国际会展中心的大气魄、建设的高起点,认为以会展中心为核心的郑东新区将来一定会成为我市发展的新亮点和重要支撑点。“它成为世界了解郑州、认识郑州的窗口。”退休老警察李建国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名郑州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我对郑州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晚报记者 李雪/文 赵克 周甬/图

地标建筑 之 炎黄二帝广场

中华民族的根 黄河风景名胜区第一个主景点

炎黄二帝广场位于黄河风景名胜区五龙峰景区东侧,东距京广铁路黄河桥约500米,距景区入口约300米,西邻星海湖,南依岳山,北部延伸至黄河老滩,面向黄河冲积而成的华北大平原,依山傍水,气势磅礴,是黄河风景名胜区的第一个主景点。炎黄二帝塑像坐南朝北,高为106米,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头胸系钢筋框架结构支撑外壳,外壳面采用条石雕砌,下部以山体为身。

作为设计者,郑州黄河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省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吴树华说,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民族的象征、华夏的图腾,是炎黄子孙自尊、自强、自励的旗帜。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形象,炎帝额头饱满、长髯垂胸,智慧从容慈祥,微笑中有博大仁爱的胸襟,额头两道浅浅的皱纹,藏着神农氏质朴的气质;太阳神黄帝雄才伟略,高瞻远瞩,是最早统一华夏的伟大政治家、军事家。他盛年英武,锐气勃发,突出了一员武将能征善战的刚毅气魄,凝神沉思中高瞻远瞩,富雄才大略。“炎黄二帝塑像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浑然天成,融黄河、黄土、黄帝三者为一体,以体现与大地共生,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气势磅礴、雄伟、博大的艺术效果。两者用花岗岩雕筑而成,分别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的宏伟气魄。”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19日上午,在炎黄二帝塑像前和家人留影的唐珍女士告诉记者,她从美国探亲归来第一件事就是和亲人们一起来看炎黄二帝,“炎黄二帝在国外是海外华人共同认知的,他们就是四海华人的根,是亿万炎黄子孙的心。” 几位来自澳大利亚的画家看到巨大的塑像后,不禁啧啧赞叹:“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雄伟博大的建筑,这说明中华民族文化像黄河一样源远流长。”

“很有感情,很激动。”昨天下午,听到炎黄二帝广场被评为郑州新地理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消息后,黄河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陈平山说,“我发自内心地高兴,因为自从2002年调任管委会的工作后,直接参与炎黄二帝工程整整6年。”他表示,炎黄二帝雕塑的建筑结构框架规模之大在全国绝无仅有。晚报记者 马燕/文 常亮/图

地标建筑 之 河南艺术中心

“抽象”的大雅之堂 河南古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体

河南艺术中心整个建筑群体均取之于古代乐器的抽象造型,使河南古代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就像设计大师卡洛斯·奥特先生所言,他非常喜欢中国,包括渊源不断的文化和神奇的艺术。他认为历史不能在一个地方停止,希望以体现中国古老文化为理念,打造河南艺术中心,不单单是放在那里供人观赏,而是成为文化载体。在这里不仅让现代人能感受到古代文化和现代节奏交融的气息,还可以满足未来人们在此通过该建筑感悟这个时代的特色。

艺术中心设计方案中五个椭圆体的长轴汇集于一个中心,两片翻卷上升的艺术墙纳入轴对称正立面,赋予这组现代化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五个椭圆体由河南出土的6500年前古代乐器陶埙造型演变而来;艺术墙如河南出土的2500年前古代管乐器石排箫;中间晶莹剔透的装饰柱,是设计师根据河南出土的8700年前中华第一笛——骨笛感悟而做。整个建筑群体均取之于古代乐器的抽象造型,使河南古代文化与现代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昨天下午,大学生张洁和几个好朋友站在郑东新区如意湖西侧一个高高的平台上,展现在她们面前的就是河南艺术中心,两侧高大而翻卷的玻璃墙幕宛若两片翩翩起舞的蝴蝶翅。看到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色,张洁赶紧掏出手机拍下了眼前这个似乎正在舞动着的美丽蝴蝶。“这里应该是郑州最美丽的地方了,站在这儿,感觉真好。”她感叹地说。

“河南艺术中心造型独特,规模宏大,设备先进,功能齐全。在建设中,运用了27项全国首创的新技术、新工法,创下了全国同类文化项目建设史上功能最全、施工难度最大、单位面积造价最低的新纪录。”作为河南艺术中心的经营管理方,河南保利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祖长树评价说,“河南艺术中心的落成启用,结束了河南省没有国际一流标准超大型专业剧院、专业音乐厅的历史。”

他表示:“我们会借助河南艺术中心这些好的设备设施来繁荣河南的文化演出市场。”

“以后,河南的观众将能经常欣赏到国外的演出节目。”祖长树的言语中透露出,河南艺术中心将高效进入国际化运营之中。

晚报记者 裴蕾/文 赵克 周甬/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