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变脸 “老字号”品牌传承
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
合记烩面、郑州烤鸭总店、德化街老蔡记、西兰轩菜馆、雪园酒家这些极具地方特色并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全都是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旗下的餐饮品牌,几十年历史的品牌不仅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洗礼,更经历了改制这一脱胎换骨的凤凰涅槃。
晚报记者 虎萌
通讯员 利宝生
经营收入曾直逼肯德基
成立于1956年的原郑州市饮食公司是当时省会最大的餐饮企业,在物质极不丰富的计划经济时代,凭借着自身的规模优势和国企这块金字招牌,在郑州餐饮市场可谓独占鳌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反而因为国企机制原因而日趋窘困,为更好地谋求发展,2003年12月,郑州市饮食公司这家老国有企业成功改制为民营,揭开了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谈起创业历程,目光中透着睿智的公司董事长王建启无比自豪。改制决非换块牌子,它不仅带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转换,而且还要求职工在思想观念上彻底更新。王建启告诉记者:“5年来,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兼顾改革和发展,一方面重点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大胆改革,进行管理创新,最大程度地调动全体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一方面不遗余力地对经营门店进行更新改造,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新公司成立之初确立的“一年保稳定、两年求发展、三年见成效”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以优异的业绩回报了社会、回报了股东和职工,更为重要的是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为下一步企业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2007年上半年全市餐饮企业十强排名,公司由过去的第五名上升成为第三名,仅次于麦当劳和肯德基。通过五年的努力,公司经营收入较2003年增长了165%,提前实现翻番的目标。2008年,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被评为“河南省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年功勋企业”。
2008职工收入年递增10%
和谐稳定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经历改制震荡的企业更是如此。郑州市饮食有限责任公司5年来能够稳健发展,正是得益于企业有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别拿职工不当回事!”董事长王建启的话掷地有声。董事会及经理班子依靠职工,关爱职工,落实和维护职工的各项权益,让职工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实惠,这些都激起了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他们为企业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每年召开两次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企业的重大事项;实行店务公开,职工都成了明白人;把“职工收入每年增长10%”列入集体合同;开展“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每季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等看、议、评,推动了企业民主管理不断向广度、深度延伸。
“心系职工,职工为先。”5年来,职工收入较改制前翻了一番,这是董事长王建启经常讲到的一句话。去年,公司还认真落实了员工“带薪休假”制度,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在基层各单位每年组织职工到省内外旅游的基础上,公司用一年半的时间分批组织500名一线职工到港澳旅游,开创了省会餐饮业的先河,一时成为职工议论的热门话题。(下转T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