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的一天,新密市平陌镇翟沟村民翟某被人发现死在路上,民警怀疑是车祸;事故交警调查,有目击证人称是被人从一辆三轮车上扔下来的。近日,这桩扑朔迷离的命案,因一封匿名信有了破案转机。有人举报翟某是被撞死的,并说车上还有两人可以作证,但是一个人收了4000元的“封口费”,另一人是个哑巴。3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今日,新密警方要开棺验尸一探究竟。晚报记者 熊堰秋 通讯员 申建中 孙会萍
3年前,新密一村民含冤入土
2005年6月25日下午2时许,新密市平陌镇翟沟村民翟某的家人接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翟某死在槐下公路翟沟大坡的路上。
家人立即赶到现场,看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据目击者称:死者好像是被人从一辆三轮车上扔下来的,三轮车停也没停,就向北跑了。家人遂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
派出所民警勘察现场后,怀疑是交通事故,遂于次日通知了新密市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事故处理民警展开调查,现场除目击者在50米外看到翟某像是被人从一辆蓝色机动三轮车上扔下来外,没有其他任何线索。
翟某到底是被人害死后扔下车的,还是被车撞伤意外身亡?
民警围绕着蓝色机动三轮车侦查了两个多月,案情没有一丝进展。死者家人无奈,只好按当地风俗,大放悲声后将翟某入土安葬。
有人举报,知情人收了4000元“封口费”
今年12月2日,事故中队突然接到一封匿名信。信上称:2005年6月25日,翟某是被一辆机动三轮车撞死的。与翟某同村的王某可以作证,当时他就在肇事的车上,但是王某收受了司机的4000元“封口费”。
专案组民警即刻围绕匿名信上的线索展开调查。民警们先后3次来到翟沟村寻找王某未果,就给王某家下发了询问通知书。
12月21日,心中有鬼的王某托人到事故中队打听情况。民警们对来人说:“王某牵涉一桩命案,如果不来说清楚,后果很严重。”
来人感觉到事态严重,立即让王某到专案组接受询问。
见到王某,民警们单刀直入:“翟某是咋死的?”王某不答。民警说:“我们知道你收受了司机4000元的封口费,如果再不实话实说,你也得承担刑事责任。”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王某招供了。他交代说,当天他搭乘在下庄河一带收废品的刘某的三轮车回家,在路上刘某突然撞上了一个人,当时刘某没有停车就跑了。后来他得知被撞死的是同村的翟某,刘某为让他守口如瓶,给了他4000元“封口费”。
当天晚上,在家睡觉的刘某被抓获。
请来手语老师,哑巴“开口”作证
从王某的口中,民警还得知,当时坐在车上的还有一个人——他是刘某的老乡,安徽人,是个哑巴。
民警们找到了王某说的哑巴,尝试用纸笔与其交流,可哑巴没上过学不识字。
昨天上午,民警开车拉着哑巴来到了新密市聋哑学校,请了两名手语老师作“翻译”。可是,手语老师发现,这个哑巴也没学过手语,他用的是自创的手语,看不懂。
两个手语老师作难了,但他俩凭着与聋哑人打交道的经验,连揣测带比画,用基本的手语与哑巴进行沟通,在关键的问题上他俩还在纸上画图,让哑巴回答问题。经过一个上午的努力,终于,哑巴也“开口”证实了刘某撞死人逃逸的事实。
刘某认罪,今日警方要开棺验尸
讯问开始时,刘某百般抵赖,直到民警将证人证言放到他面前时,才低下了头。
“我啥都说,如实说,希望能得到宽大处理。”刘某交代说,2005年6月25日下午2时许,他收完废品开着机动三轮车返回废品收购站,当行至翟沟路段时,有一个人横过公路,被他撞飞出去,后来才知道是翟沟村的翟某被撞死了。为了躲避警方追究责任,他赶紧把肇事的三轮车当废品卖掉,他还找到当时在车上坐着的王某和他的老乡哑巴,他给了王某4000元让他守口如瓶。哑巴是他的老乡,他不担心哑巴会暴露自己。
“3年都过去了,本想着事情已经结束了,没想到,最终还是没有躲过法律的追究。”昨天,刘某被刑事拘留时发出感叹。
“24日上午,我们将在翟某家人的配合下,对翟某的尸骨进行开棺检验。”新密市交警大队有关人员表示,开棺验尸是固定证据的需要,因为在随后的检察机关公诉和法院审理中,警方需要提供完整的证据,以形成一个证据链,刘某才逃不脱应有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