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4版:情感倾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把快乐留给你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网络结情缘纯洁的情谊
我把快乐留给你
爱在心底

倾诉人:双瑞,女,30岁,销售人员

采访时间:12月11日

采访人:晚报记者 崔迎

每到年底,总能留下一份温暖和感动。双瑞那甜美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让我忍不住心动:寒冷的冬季,那份久违的阳光与温暖是必不可少的,我想借助她的乐观与自信,给那些情感受挫的人们留下点什么。于是,双瑞急匆匆地赶到了晚报大楼——

网络结情缘

现在的女人都很实际,惟独我傻得与众不同,只想寻找一个能够真心爱我的男人,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患难与共。可是在爱情的路上,也许我的想法太幼稚,艰难的寻找中,望不见灯火阑珊处的他,喧闹的城市里徘徊着落寞的我。

以前,在家乡时我有过一段感情经历,高大帅气的他是个医生,我们也曾有房、有车,有份稳定的工作。但喜欢吃喝玩乐的他像个长不大的孩子,没有多少家庭责任感,为了潇洒,多年来几乎一直过着“透支”的生活,自己挣的钱往往不够花,还要向亲戚朋友借,这让我无法忍受,我劝他不听,只好不顾他的挽留毅然选择了离开。为了远离过去,我来到郑州,住在了姐姐家里。去年的12月,在我孤独的时候,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叫瀚文的男人,他和我同龄,自称是个技术员,也有过一段婚史。没想到,从此这个男人闯进了我的生活。

我是个想法很简单的人,在网络中交谈过几次后,我们就见面了。那天,素面朝天的我闯进了他的办公室,敲门进屋后,他正在办公,忙完后,他问我:“你有什么事?”我说我叫双瑞。他很惊讶,原本还以为我是业务员。他说你可没有网上的照片漂亮,我笑了,说网上贴的是我刚照的艺术照,生活和艺术是两码事,本人就是很老也不漂亮。他笑了,婉转地说他看中的是一个人的人品。那天,他还简单地介绍了他的工作,建筑工程师,大学毕业,现在某工地负责两栋大楼的施工。而我呢?我说我刚来郑州,没学历,没有工作,暂住在姐姐家。

我渐渐发现这是个让我心动的男人。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每天短信问候,或电话聊天,细心的他只要看到是我的电话,总是挂断再回过来。在他工作不忙的时候,我们也见面,海阔天空地谈天说地。我们越聊越投机,彼此感叹相见恨晚。当我发现他已经悄悄地走进我的内心时,我很惶恐,于是对姐姐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优秀的男人,对人体贴照顾,做事情成熟稳重,我太傻,怕再受伤害,你帮我看看吧。”

我生日那天,我、瀚文还有我姐姐一家人在外面吃了顿饭,饭桌上,他举止大方,说话得体,赢得了姐姐和姐夫的好感。饭后我们一齐去陈寨花卉市场,这是我和瀚文第一次来,看着各种各样的热带鱼和各种花卉,我像小孩子一样兴奋,拉着他在花中穿梭。在一家花店,他执拗地要给我买花。那是我第一次收到玫瑰花,怀抱着象征真爱的21朵含苞待放的红玫瑰,我一路都在兴奋,都在咧着嘴笑。

纯洁的情谊

快要过年了,瀚文说单位组织新年团拜会,可我这时已经回了老家,他频繁地来电话,催我赶快回到郑州。在他一再恳请下,我第一次以他女友的身份参加聚会。那天很热闹,他的歌悠扬动听,大家不断地为他鼓掌喝彩。他的一位同事前来敬酒,大家纷纷端杯站了起来,没想到那人却说:“不是家属的就不要站起来了!”大家大笑,这时他却加了一句:“是女朋友的要站起来。”一句话,让我的脸红了整个晚上。

春节,是一个团圆喜庆的日子。而我,没有经济收入,住在姐姐家,越是节日临近,我越悲伤烦闷。我的心情他看在眼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我更多的宠爱。一次在街上散步,他发现我的钱快花完了,就拉着我来到提款机前,取了两千元,说:“正好我也没钱了,咱俩一人一千。”我无功不受禄,死活不要,他假装生气了:“有钱大家花。”我笑了:“就你那一点工资,还给我花啊。”他这才诡秘地告诉我:“涨工资了,忘了通知你,抱歉!”望着瀚文,我说不出一句话来。

熟悉后的我们彼此真诚地关爱对方,但在内心里我常在意自己又老又丑没钱没工作,他总是说:“你做饭做得好,要是在家给我做一辈子饭该有多好啊,我能养活你,可要是有人看上你把你抢跑怎么办?”我反驳他:“怎么能靠你呢,我可不想当一个‘闲妻’。”

刚认识他时,我压根儿没想过找一个有钱又帅气的男人,看他在网上说自己是很普通的技术人员,我才和他见的面。想不到他的工资会那么高,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对他说:“我们分手吧,以后不要再联系了。”他很吃惊,我说就因为你是工程师,而我连个工作也没有,太不般配了。可是,他却深情地望着我说:“是你的自信乐观感染了我,你的真诚善良打动了我,你的温柔体贴很适合我,我怕失去你,怕你心理上不平衡,所以没敢告诉你真话,可是工资高不好吗,攒钱买套房子,可以把父母都接来……”搂住这个体贴的男人,我感动得想掉泪,他知道我的心愿,他也在处处为我着想,我曾经在感情上受了太多苦,我坚强地生活就是希望有个爱我的男人出现,可是我想不到他是那么好。

闲着没事,我就开始找工作租房子,我想租住在都市村庄,可瀚文却不同意。他相中了一个知名的楼盘,征求我的意见,我一听感觉价位太高了,不住地摇头。可是,他还是把我拉了过去,签订了合同交了首付款。房子虽不大,却五脏俱全,我为它起名叫“雀巢”。那几天,我学会了一首歌,我常常在想我能和瀚文在一起吗?能像歌中所唱的:“想着你,睡不着,一起看着月亮一起笑,我们要一起老……”

爱情受阻

过年了,他要回老家过年,但又不忍心离开我,商议带我一起去他家过年,考虑再三我答应了。路上,他又拐弯去他前妻那里带上了他的儿子,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我和小家伙一见面就投缘了,吃饭时他给我夹菜,好吃的东西也分我一半,睡觉时偏要和我一起睡,一起唱歌一起玩游戏,一起去爬山一起放焰火,我们在一起待了3天,特快乐,而瀚文也因为我们的快乐而快乐着。那时我常想,如果嫁给他,一家人能永远这样幸福该多好啊!可是,我们向他父母提出在郑州买房的事,想让他们和我们住在一起时,他父母没有表态。后来,瀚文说他妈妈不同意这门婚事。

年后,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做办公室内勤,没想到在新郑上班。不能时时见面了,但每天的电话穿越距离传递着一份相思。每天心中承载着他的爱,我快乐地工作,笑容天天洋溢在脸上。

星期天,我回郑州,欢天喜地去见他,一起吃饭一起购物,每次难得的相聚,我们时时刻刻关爱着对方。他身体不好,工作太劳累了,可他总是不愿去医院。我只好把他哄到医院,可他简单地看看不拿药就走,任我软硬兼施也不理。我发工资给他买衣服,他警告不许我买,说单位上班只穿工装。我只好先斩后奏买了一双皮鞋,他穿了,后来几乎天天不离脚。

我们喜欢到公园散步,那天他说工作很累,我给他捶背,让他躺在椅子上,头枕在我的腿上,阵阵凉风吹得人心旷神怡。他说:“这辈子你是最适合我的女人。”说完,我们都沉默了,沉重的心事压抑着我们,都不想再展开这个话题。

我决心调离新郑,调到了公司在郑州的销售部,虽工资待遇降了,但我无所谓,只想租个房子,不忙的时候做饭给他吃。从恋爱到现在,他还没有享受过呢,他身体不好,我希望能多给他一些照顾,虽然我不知道这种照顾能维持多久。

我的归来并没有给他带来欣喜,来自他家人的压力,还有那个新女友的优秀,让他有了选择。今年7月7日那天,他约我在一家西餐厅吃饭,他说分手,吞吞吐吐地解释原因,我大度地说:“我尊重你的选择。”就这样,我们正式分手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我才勉强调整过来情绪。白天,我带着微笑拜访每一家客户,晚上躺在床上泪流满面。有一天,我很想他,不由自主来到他的公司旁。我们简单吃了饭,来到公园熟悉的长椅上,他对我说对不起我,劝我寻找一个有钱的好男人,他说两个好人并不一定能走到一起,人品好也不一定能给你幸福,还是找个好人家嫁了吧。

9月底的一天,他因一件小事登门拜访,好久未见,他黑了,又消瘦了许多,蓝色T恤衫显得很宽大。他对我家人对他的照顾表示感谢,对我表示歉意,还说他要结婚了。

气氛有些沉闷,他很快就告辞了,我追出去送他一千元钱作为新婚贺礼,他没接受,反而劝我一定再买辆电动车,还说回头再给我一千元钱。这之前,我买过一辆电动车,当时他就塞给了我一千元钱,可惜那辆车被盗,我很心疼,一直没有再买。现在分手了,我怎么能再接受他的钱呢?我坚决不要。我说你现在结婚需要花很多钱,以前又没有存钱,有困难说出来我帮你。他说家人已经都备好了,不用操心了。可是,第二天,他还是往我的卡里打进了一千元钱。

国庆节,是他结婚的日子,我忙碌地工作,几乎忘了这件事。想不到晚上,一个朋友却安慰我说:“我知道今天是他结婚的日子,你很难过,不过未来的日子里……”我听了,再也忍受不住压抑的泪水,瞬间泪流成河……

以后的日子里,我认识了许多男性朋友,但没有恋情只发展了友情。有个住在都市村庄的朋友在市里上班,他联系上了我,听说我想结婚当即就和即将结婚的女友分了手,想让我嫁给他,催我马上结婚并把户口转过来。他的条件很好,每月几千元的工资,家里还有一栋楼,很有吸引力,嫁给他一辈子不用再那么辛苦地奔波,可是,在双方家人见面后,我反悔了,我不想嫁人,因为我内心深处的那片港湾里根本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又接到了瀚文的电话,我们相约在公园见面。看到恢复了乐观自信的我,他如释重负。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我们开心地聊天,听着彼此爽朗的笑声,仿佛又回到了刚认识的时候……

记者手记

虽然结束了采访,可双瑞又打过来电话,说还想见我一面,她觉得还有很多的话、很多的感情似乎没有表达完整。双瑞还动情地告诉我,尽管她和瀚文已经断绝了来往,但瀚文还是会每月给她的手机充值,让她有机会与人交往。看得出,他们之间这份温暖已经化为不了的情谊。

但是,在这里,我还是想对动情的双瑞说一句:让美好的往事成为过去吧!她需要做的是,不要让这段恋情给自己今后留下太多的印记。学会忘却,把过去的恋情抛到脑后,一定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实际上,大多数人也正是这样做的。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