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7版:达人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钱有闲有理想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有钱有闲有理想

人物:刘军

年龄:26岁

爱好:DV

达人语录:我爱凑热闹,通过DV,我的热闹凑得更加有意义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 张翼飞/图

(三)奋斗篇

过上这样的日子,是刘军多年奋斗的原动力。

自从15岁那年辍学,刘军先是跑到了河南安阳,后来又跑到山西长治。“卖秋衣秋裤,开始是批发,生意不中,挣不住钱,一着急,就租个三轮车,天天往热闹的地方跑,零售。”刘军点燃一根烟,陷入回忆,“看哪儿热闹,就往哪儿扎摊。可热闹的地方,人也多啊,乱哄哄地,有的没给钱也硬说给过钱了,当时年龄小啊,受人欺负也不敢吭声。”

记得第一天零售完,刘军算了算,一共赚了20元。“心里激动得不得了。买了猪头肉、酒和烧饼,回到租的民房里过了回瘾。”

每次回那间民房,刘军都害怕,因为屋里放着一口黑漆漆的棺材。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棺材代表着死亡,除了恐惧还是恐惧。“没办法,手里没钱,图便宜呀,每天都觉得背后冒凉气。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总是一早出去,直到天黑才回来,累一天,困得不行,顾不上害怕就睡着了。”

在长治待了不久,刘军又跑到太原下建筑队去了,那年是1996年。

“一年不到,就给家里挣了3000块,一天15块工资,除了偶尔饱一下口福,所有的钱我都寄回了家。”

那时刘军所谓的口福,就是下工后大伙儿兑钱跑到地摊上吃饺子。“饺子很香,然后喝一大碗饺子汤,暖和和地回家睡觉,感觉很幸福。”

平日里,都是在工地上吃,基本上是白菜萝卜和馒头。“炒菜用的是生油,看起来沸腾,可吃起来基本等同于水煮的。”

“洗个澡也难啊,电厂的洗澡堂不让进,说那是职工澡堂,掏钱也不让进。没法了,就得装职工啊,去洗澡前,还得先清洁一下,头梳整齐点,衣服穿干净些。”

“那些人都看不起俺这些农民工。”拉过砖,和过泥,当过焊工,一年下来,刘军深深感受到农民工的酸甜苦辣。

刘军来郑州是1997年的事了,前来投奔做钢材生意的堂哥。“哥哥嫂嫂对我非常好,在他们这里我不仅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还学会了很多东西,为人处事也越来越老练。2004年,刘军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当起了老板,营销钢材,正好赶上市场旺盛,很快奔上了小康。

(四)追求篇

生活富裕了,以前想要的都有了,可刘军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我一直喜欢看新闻节目,从中可以了解很多东西,我这辈子最羡慕两种人,一是歌星,二是记者。蛋糕房那件事之后,我还特意打电话到《DV观察》。问他们通讯员是干啥的,和记者有什么区别。听他们一说,我当时就觉得自己很适合。可没干过心里没底,所以就想跟着那些通讯员先实习实习。了解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生活其实很辛苦,一般的采访,台里不派车,他们要骑着电动车风里来雨里去,于是,我就主动当他们的司机,啥时候需要用车了,喊我一声就成。要么不在家,在家就是守着电视看《DV观察》,因为这老婆还吃起醋了!”

讲起自己的实习经历,刘军兴奋不已。

“一个老先生住院看病,出院时还剩78元,医院说先放在账上,下次再用,老先生很生气,谁巴望着来住院啊,要了3天没要回来,老先生儿打了新闻热线。事情一被采访,很快就解决了,老先生连声道谢。这也是我的名字第一次上电视。”

自从实习做了通讯员,刘军成了圈子里的风云人物。很多朋友看到电视都会打电话给他侃几句,很快,他就成了中心人物。“我有个伙计,钱包丢了。之后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捡到这包了,让俺伙计到某个地方去领取。领就领呗,可对方却要捡包功劳钱。讨价还价从1000元降到了500元。知道后,我和通讯员立刻赶去了。结果对方一分钱也不敢要了,乖乖把包还了。当天晚上这事就在电视上播出了。”

刘军的热心在他居住的整个小区也是众所周知的。“有次,俺小区的很多汽车轮胎被人放气了,发现是某个保安人员放的,可他就是不承认。最后有人告诉我,我就给通讯员打了电话,结果,保安乖乖地给每一辆车打了气。还有一次,一楼垃圾堵住下水管了,污水漫上了二楼。业主干着急啊。那个楼的楼长认识我,给我说了之后,一采访,物业很快出动把问题解决了。”

刘军说,他喜欢这个行业,他不要钱,付出再多时间和金钱他也不在意,他只是觉得快乐。以前孤身一人在外打工时,见到很多愤愤不平的事,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他特别崇拜伸张正义的记者,但他知道自己水平有限。没想到,如今借助DV这种方式,他也能参与到采访中,感觉特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我就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一步一步成为了农民企业家。现在有钱了,就是想做些自己喜欢还能帮到别人的事儿。”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