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2008年的最后一天,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上,坐在轮椅上接受审判的原三鹿集团副总经理王玉良泣不成声:“想到那些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的婴幼儿们,我感到万分对不起患儿及家长。”怀着负罪心情的他,曾因在监视居住期间跳楼自杀导致双腿伤残。而今年已经66岁的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在庭上语气轻缓,她很认真地承认公诉机关的指控“属实”。
庭审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昨日,原三鹿集团四名高管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审,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这四人分别是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原三鹿集团副总经理王玉良、原三鹿集团副总经理杭志奇、原三鹿集团原奶事业部经理吴聚生。
从早晨开始,就不断有记者、患儿家属、律师等来到石家庄市中院门口。在值勤警戒线外,一名警察告诉记者:“我是喝着三鹿奶制品长大的,经历了50多年的打拼,三鹿成长为一个知名品牌,却因为三聚氰胺轰然倒下。这充分说明企业应当更多地考虑社会责任,绝不能唯利是图。”
“问题奶粉事件,只有输家,没有赢家。”来自三鹿奶源基地县的一位奶农说,三聚氰胺不仅仅使三鹿集团这个奶业巨头破产,也使多数奶农身受其害。在三鹿集团总部,高大的牌子依然耸立,不少三鹿员工对破产更是怀着复杂的心情。
5月中旬接到投诉报告,8月份才汇报
据办案警察介绍,仅从2007年12月7日至2008年8月,三鹿集团就陆续接到1327起消费者投诉,其中有62起婴幼儿食用三鹿奶粉后出现尿液发红、有结晶物及泌尿系统结石等症状,其中有不少被诊断为肾结石、尿道结石。
在昨日的法庭上,田文华当庭承认,她是2008年5月中旬接到相关问题奶粉投诉报告的,随后派技术攻关小组进行排查。据了解,这个技术攻关小组由集团副总经理王玉良领导。5月27日,三鹿集团决定调查问题奶粉发生的原因。7月23日,技术人员向王玉良汇报,检测发现非乳蛋白态氮含量比其他品牌产品高2~4倍。8月1日,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了含有三聚氰胺的检测报告。当晚,三鹿集团召开领导班子会议议定:一是保密,二是封存库存的奶粉,三是购买三聚氰胺试纸,准备检测。
在法庭上,田文华透露,三鹿集团在2008年8月2日第一次向石家庄市政府就有关情况进行书面汇报,8月29日进行第二次书面汇报。然而,就是在这几个月时间里,许多无辜的孩子和家庭遭受了痛苦的折磨。
明知原奶含三聚氰胺仍大量收购
据了解,去年8月3日,三鹿集团副总经理杭志奇根据8月1日的会议精神,将三鹿婴幼儿奶粉发现质量问题的情况告知原奶事业部总经理吴聚生,但他并没说明质量问题是出自三聚氰胺(集团高层为了保密,内部称为“A物质”)。他还通知吴聚生把该集团两家企业含“A物质”的原奶,调配到集团生产液态奶的企业收购。
据内部人士透露,此后相当长时间内,集团多家企业在明知原奶含三聚氰胺的情况下,仍大量收购问题原奶,甚至直到9月10日,有的调配中心在收购原奶时仍不检测三聚氰胺。一些三鹿集团管理人员称,近年来奶业竞争激烈,原奶部工作人员曾请示是否收购加水及其他物质的原奶,集团有关负责人默许了。
2008年8月2日,三鹿集团高层决定停止出库销售婴幼儿奶粉。然而,由于市场紧俏,8月13日,王玉良召集奶粉事业部副部长等人开会,决定对8月7日前生产的所有产品准予放行,对8月8日以后生产的三聚氰胺含量在每公斤10毫克以下的产品按合格产品准予放行。就是这种行为,使三鹿集团在事发前的一个月内,向市场上推出了数千吨问题奶粉。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