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9版:中国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他给自己照片取名“无处安放的青春”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23岁的大学生村官在宿舍内自杀
他给自己照片取名“无处安放的青春”
在他出事后,网页上有500多条留言,每一条都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
叶波平时给人感觉很阳光

年仅23岁的大学生村官叶波,在毕业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两次割腕。最终,在新年到来的时刻,以一种更为决然的方式告别了尘世。1月2日21时左右,在北京通州区宋庄镇小堡村村委会三楼,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叶波被发现在宿舍内上吊身亡。通州警方初步判断死者为自杀。

他被大家称为麦霸

宋庄是当前中国最大的艺术品集散地,而宋庄小堡村,则是艺术家居住最为集中的村落。这里有数不清的画廊,有风格迥然的艺术中心,从灰砖灰瓦的四合院,到随处可见的美术海报,即使在空气中,都弥漫着醉人的艺术气息。叶波半年前来到这里,成了小堡村下属企业北京中坝河艺术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光海的助理,协助崔管理艺术园区西区的工作。

崔光海说,叶波在小堡村这半年,一直积极地工作。“他喜欢唱歌、跳舞,很开朗,唱K时大家都叫他麦霸,根本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刚满23岁的叶波原籍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家里除双亲外,还有一个姐姐。上大学前,叶波在县芦溪中学念书。2004年,他还被评为当年四川省的省级“三好学生”。但是,这只是叶波积极的一面。

今年1月2日,朋友在叶波的博客中看到了一段颓废的文字。文中叶波以苍老的笔触诉说着心事:“……几年了,经历人世的洗礼,累了,想休息了,这想法终于要实现,心里满是欢欣,轻轻地来,轻轻地走……”这是叶波博客里的最后一篇日志,题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博客已永远停留在2008年12月31日19时39分。博客名是“叶子”,解释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水波微乃感春将至”。

朋友看完博文感觉不对劲儿,立即拨打叶波的手机,却关机了。于是,这位朋友给同是小堡村村官的张宇打电话,平时张宇和叶波最要好,而且张宇就住叶波隔壁。得知情况后,张宇四处寻找,当天21时许,在打开叶波房门后,那悬在半空中的黑影把他吓呆了……

他半年来曾两次割腕自杀

叶波在校内博客上的头像用的是一张周星驰侧头沉思的照片。在生活中,在网络上,他都不乏朋友,仅在博客中,他的好友就多达430个。在他出事后,网页上有500多条留言,每一条都表达了对他离去的惋惜。

小堡村有6名大学生村官,只有叶波和张宇是男生。同事都说,叶波为人活泼开朗。去年12月30日晚上,6个大学生村官还为艺术家们举办了一个迎新年晚会。晚会上,叶波又唱又跳,显得非常开心。可仅仅隔了一天,他就写下要离去的文字。“现在看来,他的自控能力太强了。”崔光海说,叶波的死没有任何征兆。

不过,据小堡村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说,叶波到小堡村后,曾两次割腕自杀,而且村里很多人都知道。据了解,叶波第一次割腕是在2008年11月6日,也就是小堡村村委会每月开党员会的时候。那天开会叶波没到,大家派人去找他。好在发现及时,经过医院抢救,叶波没有大碍。事后,村上领导得知他长期睡不着觉,就建议他去医院看看。而第二次割腕是去年的最后一天。村委会一位工作人员称,叶波割腕的事村里已通知他家人了,没想到后来还是出了事。

据村里人说,叶波割腕之后村里曾想过让他离开村子,但考虑到这样对他以后的发展会有影响,而且叶波本人又非常愿意留在小堡村工作,最后村里就没有这样做。“当时大家都希望他能把病看好,继续工作。”

他未出世的孩子在医院“没了”

有朋友怀疑叶波有抑郁症。据介绍,去年叶波刚来小堡村不久,他女朋友就来看他,当时村里人问他们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叶波说:“早呢,不急,不急。”但那次之后,叶波的女友就再没有出现过。

叶波第一次割腕后,有人就在博客上看到了他的一篇日志。这篇日志中同样流露出他在情感上的困窘和精神上的痛苦。看过日志的人证实,在来小堡村前,叶波女友曾怀有一个孩子,后来在医院“没了”。此事对叶波来说,成了无法摆脱的负罪,他经常想起、念起,从而备受煎熬。叶波死后,他的博客就再也打不开了。不过,很多看过他博客的朋友回忆说,叶波曾以慈父般的口吻怀念那“失掉的孩子”。叶波在日志中对孩子说:“你也不愿意看到这样忧郁的父亲吧!其实不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爸爸都想叫你‘叶子’……原来爸爸这么脆弱地想你。”

曾请过叶波和其女友吃饭的同事说:“当时一起吃饭的那个女孩到底是不是叶波日志上所说的女子,我也说不清楚。可是,如果叶波能把我当做大哥,把自己情感上的问题主动和我说道说道,说不定,心结也就解开了。”

据介绍,叶波最后被发现时,是吊在宿舍的暖气管上,他的死亡被警方初步定性为自杀。据说叶波在遗书中也称与小堡村、与工作无关。叶波宿舍的门上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瘦瘦的他穿着T恤,好像在侧身望着什么。而这张酷似“明星”的照片,却被他在博客中命名为“无处安放的青春”。据《华商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