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6版:大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闻联播》审片,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新闻联播》审片,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1982年《新闻联播》主播邢质斌

1978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CCTV。但正式定名的《新闻联播》,却在这一年的1月1日就通过电波发向了全国。一档承载了诸多特殊意义、具有崇高地位和经济价值的电视节目,也从此走进了国人的生活。如今,很多人“每晚7点打开电视看新闻”的习惯,大约就发端于此时。

筹备开播:主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1978年1月1日,第一期《新闻联播》共5条新闻,加上配乐和切换时间,全长20分钟。开播后,由于当时电视台没有录像机,新闻画面用电影胶片拍摄下来送到直播间,一边播放带子,一边同步配音解说,播音员本人并不出现在节目画面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新闻联播》首任男主播赵忠祥记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直到1979年底,他的面孔才第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上。“第一次上镜,屏幕上只有我一个人,后来不久改成一男一女两人播报新闻。”双人搭档主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当时我们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新闻稿)都是手写的,上面可能有20个编辑的字迹。”赵忠祥说。赵忠祥回忆,这种“低头看稿”的紧张状态直到1979年从美国引进了“提示器”才摆脱。

《新闻联播》开播之初,由于当时的电视信号主要依靠微波线路传输,容易受地理因素影响,无法覆盖全国。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作出决定,“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县广播站”必须转播央视《新闻联播》。

地位提升: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1982年9月1日起,中央明确规定,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时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时,重要新闻将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首次成为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

据报道,《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享有专用审看间的节目,每天下午,分管新闻的副台长和新闻中心主任要在这里审看当天待播的样片。

一位多次送审样片的资深记者这样描述审看间里的场景:“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有两部引人注目的电话,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红机。”

《新闻联播》权威地位的确立,伴随着电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介的迅速普及,《新闻联播》几乎成为亿万电视观众每天必看的节目。数据显示,1986年,《新闻联播》收视率为35%左右,到1988年,上升到50%以上。

市场化改革:催生天价广告“标王”

当时,央视许多节目里也都有广告,唯独《新闻联播》不插播广告,只在随后播出的《天气预报》里有一条5秒钟的广告。改变这一局面的,是1991年起任央视台长的杨伟光,他在任期内实施了一系列电视改革,包括《新闻联播》的市场化改革。

1993年,两家企业同时点明要《天气预报》中间的5秒钟广告,央视就又追加了一条5秒钟广告。1994年1月,这个时段的争夺愈发激烈。于是,杨伟光拍板,在《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之间,一举增加了30秒广告。同年4月,这个时段的广告又增加到60秒,仍然供不应求。

1994年11月,第一届“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竞标会”,山东“孔府宴酒”以3079万元的高价中标,由此诞生了人们熟知的“标王”。

此后几年,“标王”之争愈演愈烈,1997年秦池酒厂以3.212118亿元的天价夺得“标王”。

2007年央视黄金时段招标总额突破80亿元,如今《新闻联播》前后数分钟的广告收入,占据了CCTV共计16个频道全部广告收入的大部分。

形象革新:“微笑播报”引争议

《新闻联播》的主播向来有“国嘴”、“国脸”之称,他们被认为代表了“国家形象”。罗京曾戏称,自己换个发型都必须经过台长允许。

《新闻联播》的播报风格,则被赵忠祥概括为“字正腔圆”。然而30年来,《新闻联播》也在悄悄改变。

1984年,新晋女主播卢静首次在《新闻联播》中尝试了“微笑播报”,一改此前主播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增添了亲和力。

虽然短暂引发了一些争议,但观众总体反应良好,于是这种时而面露微笑,并伴有“观众朋友您好”等问候语的风格,就沿用了下来。

22年后,《新闻联播》“主播换人”事件,一度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2006年6月5日,《新闻联播》的观众惊奇地发现,电视里出现了两张“生面孔”———年轻的康辉和李梓萌坐上了主播台。人们恍然发现,这档节目已经有17年没换过新主播了。

内容之变:头条播发“挑战者号”爆炸

30年来,《新闻联播》的变革,也体现在题材重大、制作精良的内容本身。

1980年1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开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央视专门组成40人的“两案”报道组进行报道。次日,“两案”报道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造就了《新闻联播》历史上的首轮收视高峰。

1984年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当年的《新闻联播》报道内容中,领导同志接见外宾、视察、通电、发布命令、公告、决定、声明的新闻,以及各种会议、典礼、仪式新闻,占据当天新闻总量的97.5%,其中,领导人与外宾握手、合影、交谈的新闻,占了当天新闻的52.8%。但是,《新闻联播》变革的努力一直在进行,并偶有突破之举。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时爆炸,7名宇航员罹难。次日,时任央视副台长的杨伟光拍板,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发了这一消息,并播放了足足6分钟,打破了“先国内、后国际”的播出顺序惯例,至今为电视业界津津乐道。

随着中国改进新闻报道方式和开放步伐的加快,境外电视频道的进入,央视新闻报道的改进呼之欲出。2003年7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正式开播,全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报道和播出。

如今,在《新闻联播》之外,观众有了更多获取新闻资讯的选择。据《新京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