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丽君
自从本报报道“天山深处,一个为信念活着的人”后,陈俊贵便成为许多郑州读者关注的对象,他的事迹更是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昨日,家住新郑市人民路的刘玉喜老师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他在新疆旅游时见到过陈俊贵,还和他一起合了影。
“陈俊贵,我非常想念你,或许你不记得我,但我永远记得你!”刘玉喜首先说出自己最想对陈俊贵说的话。他说,2007年7月,全家到新疆去旅游,跑到尼勒克县乔尔玛,“那里是大草原,尽管夏天风景优美,但是冬天生存环境恶劣,一到冬天大雪封路,更是人迹罕至”。
在那里,刘玉喜偶然间遇见了陈俊贵,亲眼看到了陈俊贵的生活环境,陈俊贵穿的都是旧衣服,每天为战友擦墓碑。当时他并不知道陈俊贵是谁,聊天中,陈俊贵给他讲了当年的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班长就没有我”。“当时我就非常感动,这也是我再次看到陈俊贵的事迹后感到激动的原因。”
刘玉喜说,他在那个陵园里见到100多块墓碑,全是修天山公路牺牲的军人,有师长也有普通战士,有冻死的,有饿死的,还有积劳成疾而牺牲的。“陈俊贵能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守护战友,重信守义是难能可贵的。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仅是为给予自己生命的班长守墓,还为所有为修天山公路而牺牲的100多人守墓。在他心中,充满了战友情,这是何等的情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