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又要乔迁新居了。一位交往多年的老朋友说:“虽然你搬家的次数有些过于频繁,但在你家里倒可以见证郑州20多年的住房变迁。”我笑着表示同意。
一
1983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当时的郑州粮食学院工作。当时,青年教工都住单身楼。1988年结婚了。在当时我算是挺幸运的,等了没几个月,就有乔迁之喜了。我争取到了单独一间房子,大概十一二平方米,做饭在楼道里,上洗手间有点不太方便,但好在我们有了两个人的独立空间。过了大约两年,我们幸运地分到了半套房子,厕所在大门外的公共楼道里,三户共用,这比十几户共用一个厕所好多了。当时感觉最幸福的是我们做饭可以不出门了。
但这种满足后来被一件小事破坏了。有一天,那个厕所不知为什么“水漫金山”,那水带着浓浓的味道和一些“内容”一直流到离它最近的那个单元里,户主李老师平时是个十分讲究的人,被这意外之灾气坏了,挨家敲门找“罪魁”,其中好像格外多看了我几眼。我被伤了自尊,向老公哀叹: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拥有一整套房子,能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该多好啊!
二
1992年,一切如愿以偿。粮食学院盖了新住房楼,那是一栋14层的高层楼房,带电梯,还是“框架结构”,在当时属于很令人瞩目的住宅楼了。按当时的分房条件,我分到了其中的一套一室一厅,当然还带有厨房和卫生间,是真正的一整套住房!当时,我们第一次有了“装修”这个概念,用瓷片贴了灶台,还在卧室铺了化纤地毯,在客厅铺了地板革,请人做了沙发和组合柜。那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乔迁!
等到1996年的时候,各单位盖房好像越来越多了,当时作为年轻的副教授,先生很荣幸地在单位分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经过精心设计,我们有了一个独立的餐厅,宽大的客厅尤其令我满意。我们第一次使用了一种磨砂防滑的地板砖,做了木质墙裙,做了客厅玄关。我特别喜欢那个客厅玄关:一个柜子上面几根不锈钢圆柱子,装饰性很强,那对我是个新东西。
三
到了2002年,我们又经历一次乔迁。这时,我已经没有太多的激动了,但仍然很有新鲜感,因为,我们这次住进的房子不但要比过去大二十来个平方米,关键是我们第一次对房子有了所有权——房产证!这就意味着这房子不再属于单位了?我想拿它干什么都行,甚至它就是我的银行。我好长时间都有点不相信。
这个城市的变化实在太快了!随着郑州市大学城的建设,配套新住宅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2007年,我又有了住新房的机会。于是我们决定再与时俱进一次,要一套复式结构的,楼上楼下的感觉真好!装修?如今房子虽然大了,但事情却简单了,朋友们都说:就全包给可靠的装饰公司吧,从设计到装修,一条龙……
唉,下面不知道这郑州的住宅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还会有更不一样的乔迁吗?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