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对合肥市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研。在实地调研滨湖新区开发项目时,孙金龙号召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支持合肥建设与发展。在“滨湖新区·观湖苑”住宅小区,孙金龙还当场购置了一套面积80多平方米、单价3000余元的住宅。1月12日,合肥市规划局局长王爱华做客当地某电视台的一档直播节目时,更是在镜头前喊出“买房就是爱国”的口号。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事实上,“买房爱国论”并非合肥领导独创的,而是近期兴起的“消费爱国论”的组成部分。最近,在北京市“扩大内需、促增长,推动首都经济发展”专题座谈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李哲建议“发动一场爱国消费、扩内需、救中国的运动”,用爱心和民族精神鼓励消费,“具体做法是让每个人、每个单位把一年的收入都用来消费”。他还身先士卒地保证:“如果政府允许这么做的话,我愿意拿出我的精力和我的财力去推动这个事情。”
支持
现在舍得花钱,以后才有钱赚
在王爱华抛出“买房爱国论”之后,有网友表示支持其观点:“危机来临,顶上去的才是爱国,逃跑的都是无耻之辈。跑了还说自己跑得好,禽兽不如。”广州金融业从业人员谭先生说,两位官员表达观点的方式固然不妥,但他们的出发点毕竟都是好的——号召市民“共掏腰包,共度难关”。从长期来看,中国人只有现在舍得花钱,以后才有钱赚。若现在大家都不花钱,以后有可能都会丢饭碗。
和平年代,“爱国”的形式在变
有网友为“买房爱国论”找到了哲学基础:“在和平年代,爱国就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爱国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动。当前,积极消费就是爱国。”
反对
不要剥夺穷人的“爱国权”
有反对的网友说:“很多穷人不是不想消费,而是没钱消费;不是不想买房,而是买不起房。‘买房爱国论’霸道地剥夺了穷人的‘爱国权’。”
买房就是爱国,那买烟呢?
有广州市民幽默地说:“买房等于爱国,那买烟算不算?买烟同样是消费,同样拉动内需。而且,还可以减轻国家的养老金负担,简直更爱国。提出这种观点简直可笑,难道没钱消费的人就不够爱国了?”
经济学家赵晓:2009年,买房等于救国
经济学家赵晓撰文指出:在空前困难的形势下,买房就是爱国。而在2009年,买房甚至可称得上是救国。为此,建议本轮扩大内需不仅要鼓励中低收入者买房,还要鼓励所有人,特别是富人买房。当前国际金融海啸虽然对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来说,是百年一遇的危机,中国面临的挑战也空前严峻,但如果中国能够把握住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机遇,从股市、楼市、债市三方面同时着力,中国也将面临百年不遇的崛起机会。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