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日历已翻至2009年,但饱受鼠年罕见熊市折磨后的市场,绝少有人敢再提“牛市”二字。因为美国金融危机正在侵蚀全球实体经济,因为美国、欧洲、日本、中国香港股市动辄暴跌,因为众所周知三四月份中国经济和上市公司将会爆出超预期的“坏数据”,因此,多数人宁愿相信熊市还深不见底。但是,只要认真研究2008年11月以来,尤其是元旦后两周盘面和大多数个股走势的人,就不难发现,一轮“去大化”,即将权重股排除在外的结构性牛市已崭露头角。
有充分理由相信,在中国的“举国体制”下,今年全国经济增长的“保八”目标定能实现,这是股市中有良好预期的先知先觉者提前大胆做中小盘个股行情的主要动力。大机构尤其视M1见底回升为宏观经济和股市上行的领先指标,遂导致本周股市走出放量上行的独立于周边股市的增量资金建仓行情。在本周召开的全国证券工作会议上,尚福林主席只字不提“今年要加大直接融资比例”,不提“加快红筹股回归”,不提“增加大盘蓝筹股上市”,而言之凿凿地讲“要推出创业板,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今年,市场最流行语言将是寻找“集多中题材概念于一身”的中小盘、创投、题材、概念、高科技、高成长、高扩张的主流热点个股。目前主板和中小板的中小盘题材股的结构性牛市,正是创业板开设前的预演,并完全符合管理层今年的政策取向。
结构性牛市虽已展开两个月,但指数仅是2007年“5·30”时4335点的一半还不到,7元多的平均股价,2元至6元的股票比比皆是,与当时几乎消灭10元以下股票的情况遥不可及;平均市盈率仅15倍,银行、石化、有色、钢铁等权重股市盈率仅10倍左右。这就为结构性牛市搭台唱戏创造了极有利条件。从盘面上看,元旦后10天虽然5阴5阳,但阳线实体明显大于阴线实体,且有8天涨的股票明显比跌的股票多,表明指数已失真,结构性牛市已全面开花,尤其是本周连续三天站稳60日均线和5周均线之上,更是结构性牛市继续拓展的好兆头。李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