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2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李丽娟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毕淑敏的这篇《孝心无价》写进了每一个游子的心。

中国是个重孝道的民族,在《孝经》统领下,与孝有关的典故成语更是层出不穷。而“老牛舐犊”、“孺子牛”等词语精练了伟大的父母恩情。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起源于祭神祭祖活动的春节,既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2009年恰逢牛年,就让我们在己丑牛年即将来临之际,聆听几位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的孝心故事。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

“我多做点家务,父母就会轻松一点”

“学习好了就是尽孝”,很多家长都这样要求孩子,作为学生,好好学习,学有所成,当然是对父母尽孝的最好方式,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懂得替父母分担,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2008年夏天毕业如今已工作半年的小李说,她的爸妈都是下岗工人,家里比较拮据,她从初中开始就知道好好学习是自己本就应该做的事,她要想孝顺父母得有更多的行动。“爸妈每天都早起晚归,出外打工养家,每天回到家都很累,为了让父母能安心赚钱,家务基本都是我做的。学习好当然能让他们欣慰,而具体的劳动则能让他们即时地身心舒适。”

24岁的李丽娟是河南某大学的在读研究生,老家在新郑市梨河镇老观李村。李母前些日子在老家干农活时不小心把胳膊碰伤了。记者见到李丽娟时,她正在郑州骨科医院照顾母亲。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丽娟母亲的伤基本痊愈了,李丽娟的心情非常好。记者问及她新的一年准备给母亲怎样一个惊喜时,丽娟乐呵呵地说:“母亲马上就可以出院了,回老家过年是肯定的啦!想给母亲买一个礼物,还没想好买什么,平常老是不着家,春节在家过年的时候,要多帮助家人做做家务。”

虽然城市里晚婚大行其道,但在传统思想浓厚的地方,过了20岁的女孩子就应该考虑终身大事了。李丽娟说特希望能沾点“牛气”,在2009年找个男朋友。“父母亲从小就为我操心,不能再因为这个事让他们心里挂念俺,呵呵。”

李丽娟的父母是做蔬菜买卖生意的,上初中的时候,她曾在日记本上形容她的母亲是“披着月亮归,载着星星回”。每到春节前,家里特别忙,李丽娟一放寒假,就赶回去帮母亲卖菜。

说到此处,在病床上躺着的丽娟母亲忍不住插嘴说:“俺妞过年回家,里里外外啥都干!就说卖菜吧,市场上也有卖菜的家里有大学生的,他们都不来市场上帮忙,大学生嘛,好面子,嫌丢人,俺妞不一样,一点也不介意,可听话,也不强嘴,让干啥干啥,一点都没读书人的架子。”

“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那么他就不值得交往”

每年过年前,丽娟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都会热搞同学聚会,而丽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多年来都选择了放弃。

“同学也都理解。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那么他就是一个不值得交往的朋友,所以我最憎恶的就是自己虚荣享受,让父母受苦受累的人。这在当今的大学生当中不算少数。”

李丽娟对于孝顺的定义是,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去帮父母,尽量让父母少为自己操心。李丽娟的记忆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孝顺事的主角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弟弟李海龙。

“那是1998年前后的事了,每每想起来都仍为弟弟感到骄傲自豪。当时家里穷,住的是青瓦房,院子的地基高,屋子里的地基低。一下大雨,就会往屋内灌水。有一年秋收,农忙时家里人都出去干农活了,只留下俺弟一个人在家,没想到突然下起大雨来。屋子的地上放有4袋化肥,化肥可不能见水啊,当时一袋化肥60多块钱,对于靠种地吃饭的穷人家来说,意味着什么?而我弟当时是一个很瘦的10岁小孩儿,眼看着雨越下越大,情急之中,弟弟竟然把4袋化肥(每袋100斤)抱起来挪到了案板上(能支起来的案板)。后来我问弟弟,他怎么能搬动那么重的东西?他说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家里困难,家里人成天早出晚归,挣钱不容易,而他也帮不上什么忙。”李丽娟泪光闪闪地说,“家人回来后,都非常感动!因为让一个瘦小孩抬4袋100斤的化肥太不可思议了。俺弟真棒!真懂事啊。”

正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丽娟说,她很感谢命运之神让她经历很多,得以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成熟。

周宝

“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时追悔莫及”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以孝道为首的中国人自然要把春节当做是孝敬父母的最好时候。对于“孝”的理解,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周宝觉得主要在“心”。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做子女的一定要随时表达孝心,千万不要总是说什么,我要赚钱给父母买大一点的房子,提高好一点的生活等,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很多人就是这样陷入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和悔恨中。”

周宝的父亲2000年检查出患直肠癌时,他特别难受。“我心里当时咯噔一下,我的母亲1991年因病去世,父亲是我们最亲的人了,作为家中的老大,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不管花费多大的精力,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给父亲治病。

“东奔西跑为父亲找好医院,光手术就给父亲做了两次,第一次不成功,第二次做完时,身体内的癌细胞已恶性转化,留不住父亲的生命了。在父亲生病期间我尽最大的努力去伺候他,不管白天黑夜都守在他身边,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无法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周宝泪眼欲滴。

周宝有两个妹妹,作为家中的长子,周宝的父母虽然对他十分溺爱,但教育也十分严格。“正是因为父母对我的严格教育,把我往正确的道路上引,天生叛逆的我才没学坏。”多年后的周宝回忆起自己的父母,感慨良久。原来小时候的周宝不仅调皮捣蛋,而且酷爱打架,是老师眼中出名的坏学生,常常是老师请家长的重点对象。

“真应该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

“那时父母对我总是打架、不好好读书很是失望和担忧,他们害怕我学坏。上完初中我响应毛主席号召下乡当知青,正好有解放军工程队在下乡知青中招兵,父母就支持我去参军,希望部队那个大熔炉可以再造我。他们是明智的,部队的那3年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再不像以前那般不懂事了。”

每逢过年,周宝的心里都会很酸楚,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搀扶着自己的母亲在雪地里行走的画面浮现在脑海,久久不去。“母亲身体不好,但仍然坚持过年去看望爷爷。”

在周宝的心中,母亲就是他懂得孝顺二字的典范。“那是上世纪70年代,父亲作为援缅专家出国搞建设,爷爷自己在荥阳老家,家中只有母亲和我以及两个妹妹。那一天,天下着大雪,母亲一大早就从厂里下班,准备好给爷爷的礼品,要去看爷爷。路上特别不好走,我不放心母亲,母亲也不放心我,就这样我和母亲坐火车到达荥阳后,相互搀扶着去看爷爷,爷爷看到俺娘俩可高兴了啊,说这么大的雪你们还来,太高兴了,太高兴了。”

“我经常想,如果父母还在该有多好,可以让他们享享福,带他们四处旅游,可什么事都能等,唯有孝心不能等。如今,我感恩的唯一方法就是怀念……”下转B03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