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成本急降 空调渠道补差意在库存“泄洪”》的报道,格兰仕空调整机公司总经理韩伟:“谁库存多,谁就不敢降价。”
点评:原材料占了空调成本的80%,因此,原材料的价格起伏直接关系到空调的价格涨落。2008年底,铜的价格已从年初的8万多元/吨大幅回落到2万多元/吨,铝、塑料等价格也已回落,因此空调成本急降三成。但是不少的大品牌都存在着高库存的压力,而且这批库存大多是在原材料非常昂贵的时期生产的,如果降价处理,不得不带来巨大的价值“黑洞”,企业会因此存在着巨大的资金断链风险,因此降价格外慎重。而一些二线品牌由于没有库存的压力,原材料下降了,就能毫不犹豫地下调空调价格。
针对《中国家电连锁强人:张近东担心跑步没标杆》的文章,张近东:“一群人在跑步,忽然其中一人(苏宁)有了自行车,速度加快;不久,跟随者也有了自行车,可那人忽然又有了汽车;等跟随者有了汽车后,那人忽然到了机场,登上飞机,连影子都不见了。”
点评:这是中国家电连锁强人张近东的自信放言。他担心跑步时没标杆,对手只有自己。虽然这话语有“暴打”同行对手的用意,但也显示了苏宁在金融危机下的自信与胆识。所谓“乱世出英雄”,看来,胃口不小的苏宁是立志要在这种格局下锤炼“内功”,让自己跑得更快了。
针对“家电下乡”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品种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国家将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家电下乡’产品的品种范围。”
点评:“全国版”家电下乡就快要实施了,不仅地区大大扩容,产品范围也从4品类扩容到8品类,增加了空调、电脑、热水器、摩托4类。这也是依托全国农村的事实需求而新增的。这就要求国家根据农村市场的实际需求,适时调整下乡产品品种范围,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要。
针对《空调库存贬值形成至少140亿元“价值黑洞”》的报道,中国家电行业专家刘荷清:“空调行业将告别15年来的胜景,2009将是惨淡的一年。”
点评:空调业真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一线品牌的规模优势正变成劣势,二、三线品牌将成为价格战的主导者。如果说之前每年二三线品牌挑起价格战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的话,今年的空调市场将没有一点“作秀”成分,这次将是“真刀真枪”将价格血拼到底。晚报记者 吴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