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继去年3月21日证监会发布《创业板规则征求意见稿》和《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对创业板的关注再度升温。
记者从监管机关一位负责拟上市公司业务的内部人士处获悉,创业板实施的有关细则有望在2月底前出台,之后一个月启动申报程序、走流程,上半年应该会瓜熟蒂落。
“目前创业板的上市资源并不缺乏,大家都在争取能够挤进第一批”,金圆融投资公司执行董事冉兰向记者透露,去年有关机构曾在深圳、大连、浙江等上市资源储备比较集中的省市进行调研,计划首批推出50家,“我们投的一家企业,希望能够入选首批”。
创业板的提出已经有11年,到如今可谓是“水到渠成”,但是何时是推出的最佳时机,业内一直有所争议。“首先一定要稳固2000点,然后等到了2500点之前,也就是2300~2400点左右,这是最好的机会。在股市恢复过程中开设,能够保证创业板市场相对平稳,而不是大起大落。”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常务副会长王守仁表示。但是他认为,创业板不仅不会导致主板失血,由于上市企业成长性良好,反而有助于提升市场信心,“给股市带来想象空间”。
根据投行人士推算,按照一个创业板上市公司利润是2000万元计算,按30倍的市盈率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不过6亿元,在此基础上增发股票,融资额大约在2亿元。如果第一批上50家公司,融资额不过100亿元。这个融资规模还不如主板一家较大公司的融资规模。
据《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