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抗旱保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抗旱魔·紧急应对
小浪底再次加大流量为麦苗解渴
全力抗旱,新郑取消元宵节大型活动
中央下达我省抗旱资金7630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抗旱魔·紧急应对

荥阳:雨后浇麦保苗不放松

昨日是雨后的第一天,荥阳浇麦抗旱仍没有放松,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如何浇好麦。

昨日,在广武镇师姑村侯爱华家的田地里,荥阳市农技站站长李爱枝用铁锹挖了一下土,可见雨仅湿了4厘米左右。李爱枝告诉侯爱华说,此次降雨对旱地小麦起到了关键性的“保苗”作用,对水浇地小麦丰产作用不大,应当继续浇水,并在浇后三四天内对麦田及时进行中耕,破除板结,灭草保墒,对于冻害严重、有脱肥趋势的麦田,可每亩追施速效肥7.5至10公斤。

晚报记者 姚辉常 通讯员 李伟娜

新郑:消防大队送水到农家

“灾情牵动子弟兵,滴滴清泉献人民。”新郑消防大队积极响应号召,在加强执勤战备的同时,组织官兵奔赴抗旱救灾一线,力所能及地为灾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据了解,抗旱救灾期间,新郑消防大队共为172户吃水困难的群众运送生活用水52吨,浇麦100余亩。其中,为辛店镇柿树行村送水中,可谓一波三折。该村位于具茨山半腰,海拔高度540余米,山路崎岖,急转弯一个接着一个,坡高路窄,有的地方坡度超过45度。但为了让该村村民早点吃上水,大队长李庆虎带领抗旱救灾小分队克服重重困难,艰难行车1个多小时,终于把村民期盼的救命水送进蓄水池中。

晚报记者 刘涛 通讯员 王军强

新密:3000干部职工上山送水

“有水啦,没想到俺能吃上城里水!”昨天上午,家住深山区的新密市尖山村的慎田老人,看着水窖的清水露出了笑容。这是新密市交通局机关30名干部的一片爱心。目前,该市已有3000多名干部职工上山入户,为缺水的农民送水。

连续的干旱,不仅使新密市的麦苗遭受重灾,而且还造成7个乡镇、4万余人出现饮水困难。“必须千方百计确保人畜饮水!”2月5日夜,该市再次召开抗旱紧急会议,市委向全市领导干部及市直委局发出了支持山区群众用水的号召。新密市委、市政府还成立了16个督导组,奔赴各村督察供水情况。据统计,近几天来,全市已送水4000多车,一天最高送水量达221车,现已基本缓解缺水地区的人畜吃水难题。

晚报记者 熊堰秋 通讯员 李绍光

新密市地税局:带来两车水还送买水钱

蓄水池干了,为了过年,几家合伙雇来车子,跑到5公里之外的荥阳拉来金贵的饮用水……2月6日上午,新密市旱情严重的米村镇温庄村来了几名地税干部,随同他们来的,除了两大车8吨水,还有3000元买水的现金。听着呼啦啦流向水窖的水声,村民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下好了,3000元又可以为村里拉50车水,村民半年内不再为吃水发愁了。” 晚报记者 熊堰秋 通讯员 王勤

常庄水库10个月来首次放水

因为干旱,常庄水库10个多月来,前日首次开闸放水。8日上午,中原区须水镇赵坡村旁的贾鲁河水位开始上涨,常庄水库下放的1万方救命水来到。等待着救命水的村民,立即投入抗旱保苗中来,虽然下着小雨,但他们还是小心把“救命水”引入麦田。昨日上午,严重缺水的300亩耕地全部浇了一遍,旱情终于解除。据常庄水库管理人员介绍,该水库从去年3月开始,一直没有开闸放水,但看到干渠边村民的麦田受旱,他们还是决定及时开闸。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通讯员 王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