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的贺岁喜剧《非诚勿扰》面世已经有段日子了,和此前许多大片的命运一样,与之相关的一些“恶搞”版本很快就接二连三地见诸网上。最近,有网友将片中葛优相亲的桥段配上招聘的台词,捣鼓出一个《非诚勿扰》就业版,一时间雷人无数。
葛优相亲变招聘
“2008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多数企业争相裁员,或变相裁员,21世纪什么最麻烦——就业……”如果不是看到《功夫熊猫》和《赤壁》里熟悉的画面在眼前闪过,光听这些配音,记者几乎认为这是一部励志片或纪录片。正是在这样严肃、深刻的开场白引导下,这部名为《“救”业》的恶搞短片正式拉开序幕。
短片大意是被改名“胡悠”的葛优被炒鱿鱼后决心创业,当务之急是招聘一个女秘书,于是他在网上发出广告如下:经济危机中,特向国家尽点微薄之力,现提供工作岗位一个。如果你想挣100万就别来了,如果想进世界500强就别见了,博士学历以上的免谈,硕士也免谈,自学成才除外,省得咱们都互相失望,公司刚刚成立,岗位要求不高,会打字,会接电话,诚实可靠,身心都健康的人就行,忽悠过别人或被别人忽悠过的,优先录取。一经录取,待遇从优,合则约见,非诚勿扰。
在接下来的5分多钟时间里,葛优开始和“应聘者”们一一见面,场景完全取自原作中他相亲时的画面,来面试的则是五花八门,从拍东北虎的“正龙”,到失业的“三鹿集团”老员工,从一个月只想工作一天的富家女,到因原单位口碑不好而急于跳槽的“足协女会计”……当然,葛优最终也没能招到满意的女秘书,短片以一句“谨以此片献给正在找工作的兄弟姐妹们”戛然而止。
专业班底玩票打造
根据视频最后打出的QQ号码,记者联系上了短片作者、网名“满脑门子TV”的王强。王强是北京人,曾供职电视台,两年前他和几个同事一起辞职,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平时有自己的业务,闲下来了就会制作一些视频短片发到网上。
说起这部《非诚勿扰》就业版,王强表示完全是即兴创作,属于玩票性质。“那天几个朋友一起在网上看了原作,觉得真挺逗的,开始没当回事,后来有人提议,不如就着电影里的相亲场景,整一个招聘面试的版本。大家都觉得挺有意思,马上就开工,台词啥的都是现编现配,都弄完了以后再加点特效、旁白什么的,前前后后也就忙活了几个小时。”据《扬子晚报》
画外音
拼接类恶搞视频风光不再
作为主要作者,王强认为这部短片其实不算“恶搞”。王强说他们在改编时“带着一种向原作致敬的心态”,“不美化也不丑化,不庸俗更不媚俗,而且只选了几个很短的镜头,就图一乐,该算是小小‘善搞’了一把吧”。
似乎,王强他们对“受众”心态琢磨得挺透彻,其实从网友们在视频后的留言不难看出,“恶搞”在风行网络这么久之后,已多多少少让大家有些审美疲劳。记者注意到,比起最初在网上很火爆的一些“恶搞”作品,诸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像《“救”业》这样的后起之秀们已经很难激发网友的热情了,尽管点播的网友还算不少,但留言者实在寥寥可数,且多是惜字如金,一句“好”、“顶”或“路过”尽矣。而记者更在一些视频网站和原创视频主题论坛里看到,“恶搞”类作品的人气,特别是与之相关讨论、推荐帖的参与度真是江河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