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职场“过冬”修炼秘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职场“过冬”修炼秘笈

充电篇 2009年流行“今天你充电了吗?”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

全球著名的人力资源雇佣服务机构万宝盛华调查显示,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更多的白领愿意通过充电,让自己在职场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其中,82%的参加调查者表示充电是为了“丰富知识,提升专业水平”,52%的人将充电作为“职位晋升的有效途径”,20%的人把充电作为“一条转行的通道”。

小冰:为谋求第二块奶酪作准备

自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小冰从事会计工作达三年之久。可会计工作的枯燥沉闷,禁锢着小冰年轻浪漫的心。2007年,小冰到北京学习英语,并于2008年考到了英语导游证。可没想到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她的计划不得不暂时搁置。

“本来想找家大的旅行社实习一下,为入行作准备,可惜整个情况不容乐观。正巧有一个朋友在上海做外语培训学校,我便投奔她了。”因为以前没有过教学经验,小冰从大年初一到上海之后,便一直窝在朋友的家里苦练。“看了很多讲师的视频,也看了很多书,想全方位打造自己,毕竟隔行如隔山嘛。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现在从语气到手势到讲课风格,还真是大有进步。”

小冰就是在为谋求第二块奶酪作准备。当每个人都感受了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冬与就业压力之时,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去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充电。无论是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因金融危机暂时失去工作的失业者,还是仍然在原岗位上工作的幸运儿,他们都愿意通过学习的方式为自己充电。大学毕业生和失业者认为通过充电可以获得更多工作的机会,而在职者则认为充电能够帮助自己站稳脚跟,甚至获得职位上的升迁。“今天你充电了吗?”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职场上的一句流行语。

刘宏伟:平淡的日子也值得感恩

进入2009年,全球裁员、减薪的消息更为密集。1月22日,微软宣布将在未来18个月中裁员5000人,将在全公司范围内降低基本工资,这是微软成立34年以来首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裁员。随后又传出日立、柯达、IBM、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拟裁员……而这场风暴也开始从其他国家、其他城市、其他行业、陌生人,逐步蔓延到本地、本行业、熟人,甚至我们自己。

25岁的刘宏伟是一家单位的财务人员,虽然他没受到什么影响,但现在他也开始反思自己。

“从小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道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看到听说那么多人陷入危机和困境,第一次这么深刻地感受到,原来平淡的日子也是值得感恩的。”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80后”是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此前他们被社会定义为职场上的新人、社会上的菜鸟、理财上的白丁、花钱上的高手……如果危机能让这一代懂得珍惜和节约,也是很有意义的。

24岁的韩露(化名)来自三门峡,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工作,试用期过后,工资是1500元,但因为爱美,每月的花销从来没有低于过2000元,一般都在2500元到3000元,这多余的部分都是来自父母的支援。

“我们周围同学朋友基本上都是这样,还有没有工作全靠家里支援的。”韩露说,虽然租的是小区的房子,有天然气有厨房,但她从来没有自己做过饭,都是在外面和几个死党一起吃,大家轮流请客。后来一个家庭负担较重的朋友退出了,其他几个人也心里不舒服,大家决定用实际行动和这个朋友一起渡过危机,少在外面吃饭,少买几件衣服。“现在都开始在网上研究菜谱呢。我们还商量,过段时间,大家不如合租一套大点的房子,开始过集体生活。”

用实际行动应对危机,说明新一代人很能正视现实,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磨难,所以他们也更有大无畏的精神,不会自怨自艾下去。对甜蜜已久的他们而言,这种生活其实是新鲜有趣的。韩露说,她的死党里还有一个女孩,她几乎没怎么工作过,每天在家除了睡觉、上网,就是去商场购物、去KTV疯狂,可就是这样一个爱玩的人,转变起来比其他几个平常还算勤快的人要到位得多,大家都取笑她通过这次金融危机重新做人了。

是啊,“量入为出”一直是中国人居家过日子的原则,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却跟着西方人跑,学会了超前消费、透支消费。国学大师南怀瑾曾提醒说,凯恩斯的“消费刺激需求”理论是我们从西方引入的最坏的东西,应当回归东方质朴的生活伦理。可一直未被人重视,如今,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相当一部分人自动选择了回归东方质朴生活。

程浩:业余时间“转行”研究外汇

程浩(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其工作主要是组织涉外商务团以及其相关服务业务。“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都取消了在外宣传推广产品的计划和考察计划,所以2008年奥运会后,我们一共只接了两个项目,很轻闲,这样一来我就有大量的时间研究外汇。”

与小冰不同的是,程浩一直在找寻一个能不影响工作又能长久持续下去做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当然首选投资。早在上世纪90年代,程浩就作为小股民进入股市了。

“记得很清楚,当时在花园路关虎屯那个营业厅开的户,当时没有网络,收相关信息要么到营业厅,要么就是用中文传呼机,买卖也多是通过电话。”半年后程浩便选择了清仓,略有赢利的他对股票的印象还是蛮不错的。

后来程浩一直在他那个领域奋斗着,2006年,工作稳定的程浩再次燃起炒股的欲望,那时候正巧是股市风云变幻之际,惊险刺激让程浩玩得不亦乐乎,但因为种种原因,赚的也不多。2007年5月30日上调印花税,程浩果断地清了仓,然后开始玩期货。经过一段时间的小试牛刀,他发现期货投资也不适合自己。

因为工作的缘故,程浩多少了解些外汇知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外汇投资挺有吸引力,也非常适合自己,于是奥运会后便一头扎了进去。

“新华书店所有关于外汇的书我几乎看了一遍,最激动的时候,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我投的钱并不多,现在还处于学习阶段,我认为这是最适合的方式,所以要下苦工夫,先成为行家再说。”

在金融危机中,即使那些仍然留下来工作的人,他们也会对自己的职位有不稳固的感觉或者放弃了进一步升迁的愿望。这个时候,如何在更激烈的职场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逆势而上,就成为在职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工作中,任何单位首先考虑的是能力问题,提高能力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学习。无论是学习与本职业有关的内容,还是提高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能力,都对自己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走好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李女士:充电是为了未来

金融危机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身边的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在美国,甚至连华尔街的银行高管们也不得不面对失业难题。

失业之后做什么?有一些为生活所迫的人肯定会急于找到新的工作,甚至薪酬待遇更低一些也在所不惜。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并不急于找新的工作,在他们看来,金融危机期间工作很难找,合适的工作就更少了,与其这个时候找工作,不如利用这段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或者选择与原工作有关的课程来深造,或者干脆选择一个新的行当学习,将来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据美国有关机构调查统计,每次发生金融危机,美国各大学商学院报考MBA的学生数量就会大幅增长,而今年中国MBA的报考人数也增加了20%~30%。可见,充电之后再上岗是失业者的最佳选择之一。

但真要充电,充什么,怎么充,还真让人头痛,弄得不好,还会白花钱白花力气白花时间,所以找专业人士作一个职业规划非常重要。

32岁的李女士做全职家庭主妇已有三四年,本来想等孩子上幼儿园就外出工作,可没想到合适的工作并不好找,再加上这几年与社会脱节,听了一个朋友的建议,她选择了公共营养师。以前,李女士做过几年医药代表,对医学知识多少有些了解,因为养育孩子的原因,这几年她也看了不少营养方面的书籍。

“考取公共营养师资格之后,不能马上就业的可能性很大,但从长远角度来说,还是非常有价值的,毕竟健康还是被人们列为第一位的。就短期来说,自己、家人和朋友也都可以受益。”

美国专栏作家Paul Moony赞叹,他所认识的几乎每一个中国人——学生、农夫、职员、CEO、学者、科学家,都有着难以置信的强烈的进取心。2008年我们看到这样感人而辛酸的场面,中国父母们牺牲节假日给子女陪读、上英语等各类补习班,公众图书馆里满是渴求知识的老少身影。中国人将西方家庭玩乐的时光用于学习,那份执著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有希望就有未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