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郑州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家属找孩子时,他一直在人家门前转悠
这棵古银杏《郑县志》有记载
如果不是骨龄鉴定
不满16岁的他将会被判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这棵古银杏《郑县志》有记载
“四人合抱粗,实为本地古树之最”
76岁老人守护大树23年,一到夏天迎来“枝繁叶茂”

“四人合抱粗,实为本地古树之最”

76岁老人守护大树23年,一到夏天迎来“枝繁叶茂”

郑州南曹乡有一座千年古寺,多次劫难后主寺已毁,而寺内的一株银杏树却顽强活了下来。23年前,一位老人在树下结屋,守护着这株千年古银杏树,还找回大量石刻。昨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对该树及相关石刻调查后,决定对其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赵雅丽

古树直径约2米

昨日上午,记者赶到了南曹乡曹古寺村,村北侧高高的土墙围着10多亩大的院子。进入院门,一个粗大的树桩呈现在眼前。只见该树身只剩下南半片,露出木质部。树的直径约2米。半片树身上发出的4个树枝,大的需一人方能搂住,枝头向下垂到离地面1米左右,枝头的芽苞已经萌动。树下,76岁的源法师父对记者说:“树马上就要发芽了,一发芽,它就像一把大伞,树叶就像小扇子,很是好看。”老人说,1985年冬,她第一次到这里时,半片的枯树根部发出几个新枝,而附近有一放羊的青年要把幼枝掰掉,被她制止。“我听说附近有古寺,但来后只见这株树。接下来,我就到五台山出了家,法名源法,回到这个树边建了房子。当时我不知道它是啥树,第二年春天发了芽,才知道它是银杏,从那时起,我就一直住在这里了。”

县志记载是“郑州古树之最”

源法师父介绍,这座古寺名叫法云寺,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边的曹古寺村,与三国时的曹操有关。当年官渡之战时,曹操从许昌赶到这里扎下很牢固的营寨,叫曹固寨。之后该村就叫曹固寨,再后来这里又有这个寺,所以就叫曹古寺村了。

“这棵树可是有年头的,书里说是郑州最古老的树。《郑县志》说寺里有一棵白果树,四人合抱粗,实为本地古树之最,这里的人都说树如果没被破坏,树腰围有5米。”源法说。

村民曹先生说,这棵树虽剩半边,但夏天树叶浓密。3年前,市里绿化部门来了两个年轻人,他们围着树看了看,初步判定树龄为800年。

树南侧,排列着一溜源法师父收集的石刻,其中有一碑名“圆寂先师宣公之塔”,碑文记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重建法云寺的事。

此树为郑州“活文物”

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普查队长汪松枝随后赶到,对石刻以及大树仔细调研。汪松枝介绍,这株大树不但是文物,而且还是“活文物”,再加上银杏为中国植物的“活化石”,所以,该树对研究郑州的气候以及植物,比其他古树种更有价值。从文物保护方面来说,老人作了很大贡献。

“古寺现存的这株大树,和老人收集回来的这么多石刻,还有大殿遗存的根基,我们准备申请此处为文物保护单位。”汪队长说。

线索提供 王先生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