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9版:郑州县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为筹钱上网,4个小伙偷盗铁轨
神秘石屋旁又发现神秘岩刻
新密3000亩矿区将恢复生态
新密将建16万亩森林公园
有人报警:被绑架勒索79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新郑发现古代军事城堡”新闻追踪
记者和考古人员探秘新郑具茨山意外收获
神秘石屋旁又发现神秘岩刻

“新郑发现古代军事城堡”新闻追踪

记者和考古人员探秘新郑具茨山意外收获

近日,新华社播发一条消息,称考古人员在新郑具茨山上发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大型城堡遗址群。该遗址群由7个中小聚落群组成,共有2000多间石屋。城堡均建于山顶附近的开阔地带,三面临崖,城墙坚固耐用,易守难攻。专家们从城堡的结构、规模和军事防御性质来推测,该城堡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的建筑群遗存。也有人分析该聚落群有可能是古代占山为王者安扎的营寨,被后人改建或利用过。18日,本报记者与考古人员登上具茨山探秘遗址群。

晚报记者 王军方 文/图

遗址石屋布局很离奇

18日,记者和考古人员冒着小雨在大雾中登上具茨山。道路崎岖坎坷湿滑,很不好走。一个多小时后,来到山顶平台的“老山坪古寨群遗址”,从平台沿着一条狭窄的小路向北走约200米的距离就看到少量石屋。这些石屋看上去十分古老,但有几座房子基本完整。其中一座石屋长约8米,进深约5米,屋内套间墙壁有1米厚。石屋对面还有一座较小的石屋,两门相距2米左右。记者发现这个小石屋竟然有茅坑,是个厕所。

在一处相对平整、开阔的山坡上,分布着成片的石屋,这些石屋都没有了屋顶,所能看到的均为半截的石头墙壁,部分石屋开门的方向清晰可辨。石屋之间的间距都很近,有的相距只有30厘米,有的甚至紧挨在一起。这些石屋都没有院墙,在成片的石屋外边,有一排倒塌的寨墙。石屋布局与现代建筑布局明显不同。

遗址处发现神秘岩刻

在一间石屋附近有一个破损了的日晷,日晷上有很多圆坑,好像是人为敲击上去的。“日晷被发现的时候,是在一间石屋里,后来为了保护它,用两头牛和七八个壮小伙才把它弄了出来。”跟随记者采访的新郑市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的刘伟鹏介绍说。

在石屋遗址不远处的两块石头上发现了岩刻符号。其中一块石头上是两道比大拇指稍粗的痕迹,好像是用坚硬的器具刻画上去的。另一块倾斜的石头上,有两排圆坑,大小和乒乓球差不多,有深有浅,每行6个。刘伟鹏说,这在遗址上是首次发现,不过像这样的神秘岩刻,具茨山上共有3000多处,是谁刻画上去的不得而知。

在一座石屋内发现了4个连在一起像“山神庙”式的小型建筑,进深1米左右,高度和宽度在30~50厘米。“我来这里好几次了,这种大小的建筑还是第一次看到。”刘伟鹏感到十分稀奇。

“这儿有几块瓦片。”刘伟鹏在附近几间石屋里发现了几块破碎的蓝色陶制瓦片。这些瓦片厚度均为1厘米左右,有的上边还有波浪纹。

遗址规模之大十分罕见

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这里的石屋至少有400多间。“你看到的石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从这里向北、东、南方向的山头上,还有大量石屋遗址,远远看去非常壮观。几个山头上的石屋遗址分布成7个聚落群,总量至少也有2000多间。”刘伟鹏说,遗憾的是,由于下雨山上起雾,能见度只有10多米远,看不到远处石屋遗址的景象。

新郑市文物局在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了此处遗址。遗址海拔高度683~753米,周长3340米,现存寨墙长3180米,房址436处,遗址面积32万平方米,加上附近山头的石屋遗址,规模之大非常惊人。为确定该古城寨的始建年代、功能性质、社会状况,去年10月17日至11月3日,新郑市文物管理局在这里开展专项调查,按1∶1000的比例绘制了石屋分布的遗址平面图。

他们在调查中还发现,石屋附近一块裸露的大石头上有一个旗杆洞。石屋群中出现了一个“四合院”式的建筑遗址,好像是领导人居住的地方。在一间石屋内的一个角落里,他们发现了一个使用过的灶台,灶台处的泥土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石屋的规模非常大,在国内都十分罕见。石屋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可能比神秘岩刻的价值还要大。”新郑市市志办主任荆勇杰分析。

石屋遗址是否黄帝屯兵处?

史书记载,具茨山曾是黄帝活动的重要地区,至今山上还有许多黄帝文化遗迹。而这里的石屋遗址位置险要,依山势而建的石屋遗址群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可与其他山头的石屋遗址群遥相呼应。那么,石屋遗址是不是黄帝屯兵驯兽的地方?或是其他年代的古代军事城堡?神秘符号是不是古时候记录战事的地图?

去年,受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邀请,北京大学宋豫秦教授、中国科学院周昆叔研究员等专家组成野外考察队,利用20天时间深入具茨山对大量的岩刻符号进行研究。他们对两处全新世中期褐红色古土壤叠压的岩刻符号进行科学测定,初步判断岩刻符号的年代应当不晚于全新世中期,即距今4000至8000年。

石屋遗址和神秘的岩刻符号是否同处一个年代?是不是同一群人留下的呢?

“根据现场情况看,石屋可能是古代老百姓或某个团体,在矛盾中生活的临时防御措施。不能说和黄帝没有关系,起码是黄帝子孙建造的东西。”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的周昆叔研究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岩刻符号与石屋遗址并非一个年代,石屋遗址建造时代要比岩刻符号晚得多。

年代和用途还有待考证

去年年底,新郑市文物局在具茨山挑选具有代表性的11座石屋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和石器等生活遗物。但由于此次调查工作中只试掘清理了11座石屋遗址,仅占436处石屋遗址的2.5%,不能完整地反映古城寨遗址的真实面貌。

“这些石屋好像是古代战乱留下的遗迹,但究竟是躲避土匪用的,还是土匪建的,还是多个时期沿用下来改造过的建筑,目前都没有可以进行科学测定的物证。”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曾到现场进行查看过,他说,具茨山上的石屋遗址不同于目前人们居住的房屋,但确定其年代和性质还需做大量研究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