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3版:第一健康·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乍暧还寒
防中风“侵袭”
别让尿床耽误了孩子
水火疗法 面瘫奇招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乍暧还寒
防中风“侵袭”
预防没有秘诀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乐观心态

乍暧还寒

防中风“侵袭”

上周气温骤降。专家提醒大家,乍暖还寒,气温骤变是中风的重要诱因。据了解,中风病人在冬季,尤其是冬春交替的时节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尤其是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人群,在这段时间应格外注意中风侵袭。

晚报记者 董亚飞 通讯员 李尤佳 赵宪阳/文 晚报记者 吴琳/图

倒春寒,又是一轮高发期

中风发病前多有先兆

据了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都是一年中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峰。河南省中医院脑病科教授何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初春时节早晚温差大,有时天气仍然较冷,并有“倒春寒”天气,在“倒春寒”天气中,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出现血管收缩、痉挛,容易引起血压不稳,从而诱发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同时,由于春季气候干燥,人体消耗水分多,容易导致血液黏稠、血流减慢引发疾病。

“中风病多有先兆。”何华说,根据临床经验表明,有以下五种情况可视为中风先兆:

一、40岁以上,有多年高血压病史或糖尿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病史。

二、突然起病,偏侧或单个肢体乏力或麻木,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

三、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四、原因不明的口角流涎,或口角歪斜,或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

五、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异常。因此,专家建议大家,如果出现以上征兆,应多加注意,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另外,对于有中风征兆的人,心理上先不要紧张,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调理,以防止中风的发生。

预防没有秘诀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乐观心态

所谓的脑血管病治不了,此话并不确切,许多脑血管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延缓或防止脑血管病的发病,如果措施得当,脑血管病即便发生,也会相对较轻或不留后遗症。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任军主任说,初春时节预防脑血管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此外,春天风大、气候干燥,要注意多喝水,最好每天喝两勺蜂蜜,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血流畅通,而且可以预防呼吸道疾病。

专家特别强调,日常生活中预防、控制是保证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适当锻炼,控制情绪

中老年人生活要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适当锻炼。锻炼形式根据自身条件来选定,比如慢跑、散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同时,坚持户外锻炼,可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对季节变换的适应性。

另外,控制情绪也是十分必要的。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生闷气、焦虑、抑郁等。

合理膳食,戒烟限酒

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鸡鸭鱼肉等以前称得上“席面”的菜肴现在成了家常便饭,其实饮食中脂肪类比例过多,并不利于人的健康。任军认为,心脑血管以及相关疾病与日常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就此他建议,如果存在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在饮食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摄入富含纤维素膳食,饮食以清淡为宜,减少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膳食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杂粮、海带、蔬菜、水果等,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内脏、蛋黄、鱼子、鱿鱼、墨鱼等。

二、适当多吃深海鱼类及豆制品。深海鱼类有调节血脂功能,预防动脉硬化。豆制品中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同时,中老年人要戒烟限酒,因过度饮酒会影响血脂代谢,升高血脂。

保持健康,定期体检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首先要防止梗塞。其次,平时尽量避免服用影响脂代谢的药物,如类固醇激素等。另外,要坚持定期体检。有高脂血症家族史、工作紧张劳累、肥胖等有潜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人,至少每年做一次检查,中老年人要定期做血脂、血糖的检查,随时监测血压,一旦发现异常,及早治疗。

关键词:中风

中风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急危多发病和常见病,以突然昏倒、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失语或语言不清、半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来势凶猛,变化迅速。中医学的“中风”,通常是指脑血管病的脑梗死和脑出血。

相关链接

专家为高血压患者开出健康处方

“三个半分钟”

“三个半小时”

“三杯水”

为防治高血压及其并发的心脑血管病如心绞痛、心梗和中风等,专家提出的健康处方“三个三”,就是“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三杯温水”。

“三个半分钟”是:夜间起床时,醒来睁开眼睛后,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最后才下地活动。

临床发现:脑血栓、脑出血、心脏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许多病人的心脏跳动一天都很平稳,唯独夜里有几次大的波动,且大多数病人夜间起床上厕所时,由于体位的突然变化,造成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的神经调节慢,更容易发生危险,即使是普通人,也应该注意避免因体位突然变化造成昏厥。

“三个半小时”是:早上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上散步半小时。

“三杯水”是:晚上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醒来饮一杯温开水,早晨起床饮一杯温开水。因为夜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睡前饮一杯水可稀释血液。半夜醒来,尤其是夏季睡觉出汗多,半夜起床也要饮一杯水。早晨8到10点是高血压峰期,心脑血栓非常容易形成,饮一杯水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另外,还可起到通便的作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