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名人代言虚假食品广告需“零容忍”
“取缔非法”为何变成“非法取缔”
消费者有了“110”来撑腰
媒体联播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取缔非法”为何变成“非法取缔”

日前,无锡市政府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棚、摊、点)。负责实施这次行动的是无锡市城管局,执法理由是“取缔非法”。如此大规模的拆除行动并没有经过听证程序,相关行政机关涉嫌程序违法。 (2月25日《现代快报》)

一场轰轰烈烈的“形象造假”

突击清除报亭,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形象崇拜”,也是一种“形象造假”。

于是,区级政府已经实施的报亭合法手续统统在市政府指令中成了一张废纸,群众赖以生存的饭碗立刻就被敲碎了,给大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文化细胞”转眼就被扼杀了。

再好的形象,缺乏了人民的火热身影,这种所谓的形象就是干瘪、扭曲的,不但不是魅力,反而是一种“丑陋”。因为城市成员结构,需要高楼大厦,更需要贩夫走卒。这就是中央党校教授张恒山的观点:小贩谋生权高于市容整洁权。

不妨看看国际化做法:在纽约,在渥太华,川流不息的人群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缝隙里总会有他们——乞丐们伸出来的肮脏的手。对商贩,他们也多愉快接纳,从无驱赶。在城市形象和体恤苍生以及对普罗大众的人格尊重上,在权力的自律方面,我们真的还没有达到“绅士”境界。

金明鱼

“权力的任性”让市民无报可买

这是一次自相矛盾的“取缔非法”行动。这是一次秩序的原则压倒生存原则的胜利。由“为民办实事项目”到“非法”,由花了4万块钱买亭子到一律拆除,这其中的翻云覆雨、朝令夕改的合法合意性危机暂且不论,单是这种乘势而下介入公共生活的姿态,让公众再一次领教了孙立平先生所说的“权力的任性”。

无锡市1241个报刊便民亭“非法取缔”的遭遇,让人很容易想起最近坊间热议的关于小摊贩“合法化”这一公共命题。现在看来,此前一切的公共思辨在任性的公权力面前,都已是纸上谈兵。摆地摊这一被学者何兵先生称为“穷人的最后一条路”,在美轮美奂的城市秩序甚至是一次“论坛”面前,根本行不通。

“穷人的最后一条路”为城市的面子让路,这就是当前大多数城市管理的一个普适选择。石子砚

“强拆”背后的“城建急躁症”

为了举办一次论坛而全城拆除报刊亭,说穿了还是为了政府的面子,同时也反映了当前城市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急躁症。

城市建设的前提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要让人活得更好,而不是过于追求城市的档次。实际上,真正美丽的城市,必定有一个宽阔的胸怀,能容纳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宽阔的马路、高耸的建筑、一尘不染的社区、世外桃源般的园林……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必须依据一定的价值评判标准对不同的目标进行取舍。如果一味选择“市容”,将弱势群体和公共利益冷漠地抛到一旁,那就失去了城市建设的本身要义。陈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