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1版:郑州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因为你色盲,我们不录用”
色盲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因为你色盲,我们不录用”
用人单位涉嫌就业歧视被诉至法院这是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首起色盲歧视案
周悟空 图

用人单位涉嫌就业歧视被诉至法院

这是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首起色盲歧视案

乙肝歧视,身高歧视,抑郁症歧视……就业歧视现象让一些“特殊”的就业人群频频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自2005年,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新标准为残疾人和乙肝病原携带者开了绿灯,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出台后,用人标准一次次放宽,然而,就业歧视现象并未绝迹。因拒录色盲求职人员,昨日,河南省农信社被诉至金水区人民法院。这是就业促进法实施以来,我国第一起运用该法提起诉讼的“色盲”就业歧视案。 晚报记者 马静

事件回放

因为色盲,用人单位拒录

2008年12月23日晚,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一名郑州籍志愿者收到了一条短信:“面对歧视,我将要用最原始的方法解决,希望我的鲜血能换来我国在这方面立法的完善。”

因为歧视,刘文(化名)整整委靡了一年。2008年2月,河南省农信社公开招录2950名员工,2007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的周口青年刘文满怀信心,报考了项城市农村信用联社,经过笔试、面试,以总分第14名的成绩顺利进入最后的体检环节。

当时,项城市农村信用联社计划招录45名员工,考试总分排在前45名的人员全部进入体检。刘文耐心地等待着体检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他接到了报考单位的通知,要对他的眼睛进行复检。

复检过后,其他考试合格的人开始进入调档、政审等程序,而刘文仍然没有收到农信社方面的任何音信。他忐忑不安地向周口市农信社询问理由,对方回复说:“你的眼睛是色盲,不符合我们的录用条件。”

放弃轻生念头,拿起法律武器

刘文陷入了恐慌。十几年寒窗苦读,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却遭此歧视,一切美好的愿望破灭了。“刘文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有抑郁症倾向,对求职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对前途失去希望。”北京益仁平中心负责人陆军说,“这是一起典型的因歧视造成人身伤害的案例。”收到刘文短信后,益仁平中心团队非常忧虑,“我们曾遇到过多起因各种原因遭到社会歧视而堕落或不善待自己生命的案例。”

陆军一夜未眠,他多次拨打刘文的电话,但没人接听。他编辑了多条短信,阐述了各种道理,希望刘文通过正当途径进行维权。刘文也一直没有回复。

直到第二天下午,陆军终于等来了刘文的短信:“我愿意放弃自杀念头,再试一次,以法律为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尊严。”

律师说法 色盲拒录没法律依据

经过多日准备,昨日下午,天之权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的张少春律师作为刘文的代理人,将河南省农信社诉至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

刘文在诉状中提出诉讼请求,他认为项城市农村信用联社以“色盲”为由拒录的行为侵害了他的平等就业权,应判令赔偿其报名费、资料费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张少春律师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当时,河南省农信社在招录员工简章中明确宣称:“体检的项目和标准参照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执行”。该《通知》及其所附的《体检标准》对“色盲”并没有设定限制。

而周口市农信社的工作人员则认为,拒录刘文,是根据《体检标准》最后一条规定作出的。《体检标准》最后一条规定:“未纳入体检标准,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严重疾病,不合格”。

张少春称,河南省农信社在组织此次体检时,在并未“由录用主管机关会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另行规定或批准”的情况下,随意规定了录用的体检标准,将“色盲”列入体检不合格之列,这违背了国家规定。

法律界人士呼吁 为消除就业歧视立法

北京益仁平中心张灵继介绍,我国色盲总人数约有4000万人,他们在某些行业就业是受限的,如化学、农学、艺术业、司机职业等。“然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色盲人士从事一般职业并无限制,随意拒录色盲人士从业属于严重歧视。”

陆军称,《就业促进法》实施一年来,对于遏制就业歧视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问题依然严重。“仅最近几个月,我们就收集到多起就业歧视案例,有年龄歧视、身高歧视、属相歧视、学历歧视、残疾歧视、乙肝歧视以及色盲歧视。”

瑞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方平认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就业歧视现象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必然使得这些弱势群体在就业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易使他们产生‘被社会抛弃’的感觉,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公平公正。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就业歧视现象,急需早日制定《反就业歧视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