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5版: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江路上高压线能否尽快入地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长江路上高压线能否尽快入地
市人大代表还呼吁:个人信息应立法保护,郑东新区需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长江路上的高压线网成了一道“风景”。

“今年我要把市民关心的问题,反映到两会上。”这是人大代表们报到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开会两天来,参加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不仅认真地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财政报告,很多代表已经开始整理并递交手中的议案和建议。在今年的议案和建议中,代表们大多将目光集中在了市政基础设施、医疗等问题上,并提出解决方法呼吁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晚报记者 李萌 王菁 詹丽丽 实习生 袁林立/文 晚报记者 马健/图

长江路上高压线能否尽快入地

◆关于长江路的高压线能不能尽快入地的议案 领衔代表:李金贵

议案内容:长江路冯庄附近都是电力高压线,并且在长江路各路段也都是电力高压线,已经形成了“高压电网走廊”。这样的电网设置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要求,应该实施管网入地,将这些高压线引入地下。

代表发言

路面高压线网不美观也不安全

昨日11时,在嵩山饭店二七区代表团驻地,人大代表李金贵正在与人大代表何保军整理准备递交的《关于长江路的高压线能不能尽快入地的议案》。“长江路是2005年新修的道路,路面又宽又通畅,但是空中的电网密密麻麻。”李金贵说,高压线网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周边土地使用,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李金贵说,现在新修的城市道路都已经配备了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网,很多道路已经在路面上看不到线杆,比如郑东新区,路上都看不到高压电网。

“希望电力和城市规划、市政部门尽快联系,对长江路沿线的高压电网尽快进行入地。”李金贵说。

记者探访

高压线网密集居民有隐忧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长江路与冯庄路交叉口附近,长江路上一排电线塔远远就能看到,交错纵横的电线在道路上空“编织”成了一张“蜘蛛网”。在长江路与京广路交会处,带着孩子路过的冯庄村民赵女士说,由于受到高压线路的限制,道路上许多本应有效利用的土地都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另外,1万伏的高压线离人行道这么近,村民们经常从这里走动,尤其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万一跑上前摸一下触电该多危险。

在长江东路经营一家汽车修理店的张先生说,有一次,一个司机开车不小心撞断一根高压线线杆,当时造成数千户居民停电6小时之久。

代表对话

线网入地需要一段时间

市人大代表王政涛(郑州供电公司总经理)

长江路线网问题解决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目前电力部门正在解决中心城区线网改造问题,对线网入地也在逐条道路落实。

另外,现在线网入地的投入也很大,入地线网的费用是架空电网的10倍,而且入地的电力线网不能高于220千伏。

一边取暖一边开窗透气,浪费!

◆关于住房供暖应分户管理、按流量计费的议案 代表:刘慕华

刘慕华代表在该议案中表示,目前我市集中供暖仍采用按照房屋面积来征收的办法,这是一种不科学的粗放式办法。

由于取暖费是按房屋面积征收,不少住户即使出门也不关闭暖气,更有些住户一边取暖一边还开窗户透气,如果像自来水和电那样按表收费,大家在离开房屋或室内温度较高时则会自觉关闭暖气,如此大大节约能源。另外,一些在供暖期觉得温度不够的居民,会感觉缴费冤枉。还会出现一户不缴费,邻居“连坐”的问题。因此,采用分户管理、按量计费,每家每户用了多少暖气缴费也缴得明白。

供暖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在我国大力提倡构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我市住房供暖应该实行分户管理、按流量计费。

应立法保护个人信息

◆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议案 代表:刘慕华

“艳照门”事件被沸沸扬扬炒作之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对个人隐私如何加强保护的深思问题。刘慕华代表认为,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等现代化信息工具已迅速进入千家万户。在使用这些信息工具的同时,比如手机短信收发、网络购买物品、股票交易等,用的都是个人的信息和密码,而个人信息和密码极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盗窃,严重损害了个人利益,特别是银行存款密码和个人隐私信息被盗窃,使个人损失更为严重,不同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目前,保护个人信息在法律上还是空白。为此,他们认为应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对个人信息应在郑州地区进行地方立法保护。这样既能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又能促使那些通信企业、金融部门、商业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对他们加强监管,以利于社会稳定。

郑东新区需要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关于郑东新区急需兴建一所大型公益性国有综合医院的议案 代表:裴国梁

来自管城回族区代表团的人大代表裴国梁表示,发展“大郑东新区”既然被列为我市“一号工程”,如何完善城市功能至关重要。目前东区仅有在建中的两所民营医院和一个妇女儿童中心,这一现状完全不能满足“大郑东新区”的城市功能需要,更与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相差甚远。

同样的省会城市南京,已实现了居民出门10分钟到达医疗机构的目标。我市正在着力打造“中心城区15分钟医疗圈”,中心城区二级、三级医院林立,造成医疗市场竞争激烈,使有限的医疗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这就需要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因此,在“大郑东新区”区域内建设一所国有综合医院十分必要。

希望该综合医院能为东区提供完善的医疗诊治、120紧急救援、医疗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从而提升城市品位。

新区应扩大办理老年乘车卡范围

◆将郑东新区失地拆迁新市民纳入办理老年乘车证范围的建议 代表:李刚

在人大代表李刚拟提出的10余份建议中,多是关系民生的焦点话题。

他表示,随着郑东新区建设力度的加大,政府对拆迁居住在此地的金水区、管城区的农民进行征地、拆迁、安置,这部分农民随之转变为郑州市民,可以说这些市民为郑东新区建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但是他们身份改变后,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其他市民应该享有的公共资源,比如60岁以上老人无法办理免费乘车证,这样体现不了公平,希望相关部门能予以解决。

提高路网运行效率,杜绝占用停车场

◆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议案 代表:赵军伟

二七区代表团的人大代表赵军伟在递交的议案中表示,截至去年年底,郑州市区机动车保有量已达61万辆,其中2008年市区新入户车辆10.4万辆,如果首尾相连长度达450公里,与2007年同比增长了56.6%。

为缓解交通需求与道路供给之间的矛盾,建议市政府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路网结构和节点交通,提高路网运行效率;修建行人过街设施,改善交通运行状况;建设停车设施,缓解停车难现象,从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为此,她建议今年优先建设4处影响市区道路通行的花园路与农业路、花园路与东风路、花园路与黄河路、文化路与东风路下穿隧道。并将农业路与经三路,农业路东西下穿经三路;农业路与文化路,农业路东西下穿文化路;农业路与南阳路,农业路东西下穿南阳路;紫荆山路与东大街,东大街东西下穿紫荆山路4处下穿隧道列入城建计划,分批建设。

按照要求,市区需要24万多个停车泊位,可是市区现有泊位数仅为10.36万个,缺口14万多个。车多、位少、缺口大造成停车难、停放乱,影响了市区道路畅通和城市整体形象。去年她个人对全市大型商场、商务楼等建筑的地下停车场被挪用、占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目前,我市70%~80%的商场地下停车场被改建,15%~20%的商务楼停车场被挪用。如丹尼斯商场(花园路店)将原有面积364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改为超市,致使周边停车位严重不足,造成道路两侧机动车乱停乱放。

为此,她建议严格执行大型场所、社区规划配备标准。对未按照规划修建的限期修建,对修建停车位不够的限期补充,对规划修建的挪为它用的限期恢复使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