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7版:楼盘展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宜居向西 寻找人居品质的“灵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宜居向西 寻找人居品质的“灵魂”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西区的生活,“宜居”恐怕最合适不过了,先不急着诠释西区的宜居特征,单单从“人少、车少、不吵”、“回家就是度假的开始”等一些耳熟能详的描述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西区生活中那些点滴串起来的生活品质。

随着老国企的外迁和市政改造的实施,西区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卓越,而市政配套的升级,西区人越发闲适的生活更是让人羡慕不已,浓厚的生活氛围,让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能得以保留和传承,这也是西区最能代表老郑州至真至纯的味道。

晚报记者 王磊/文 吴琳/图

环境:人与自然相伴共生 宜居的西区,人少、车少、不吵的闲适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从小就生活在郑州西区的赵先生,有着浓厚的守土情节,虽然他在紫荆山附近工作,却依然朝九晚五地挤公交东西奔波。

“上下班能看到伏牛路上的法国梧桐,就让人心里安静很多,有一种暂别尘嚣的感觉,住在这里心里轻松。”赵先生的一番话挺动情的,他对西区的感情溢于言表。

“西区的绿化率很高,仅次于郑东新区,但郑东新区的环境让人不敢接近,不如西区具有亲和力,在西区,人与自然早已相处得十分和谐。”他感慨地说。

赵先生所描绘的西区生活,足以说明西区的环境是宜居的,人少、车少、不吵的闲适生活让人羡慕不已。

郑州布瑞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营销负责人李强告诉记者,西区主干道两边的法国梧桐树很多都是郑州建市时栽下的,历经几十年的成长,早已根繁叶茂,许多家属院里,五六十年树龄的大树随处可见,郑州“绿城”的称谓就因此而得名,盛夏时节,西区的气温要比市中心低两度。

在河南世纪金源置业有限公司策划经理蔡海龙眼里,西区的环境已是厚积薄发、渐入佳境,随着老工业企业的外迁、改造,区域环境得以升级,西区的空气质量也名列全市前茅,这里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天然“氧吧”。

为保护西区优越的自然环境,房地产企业也在积极利用旧有景观,为自己的产品升级。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就保留了一排生长了50多年的法国梧桐树。而金源第一城项目,也曾经为保留一棵老树,不惜牺牲一栋楼作代价重新变更小区规划。而帝湖花园则积极参与到“西水东引”的工程当中,活水从洛阳陆浑水库引到郑州尖岗水库,再引入金水河的源头帝湖,最终流入金水河,惠及全市人民的生活。

河南鑫苑置业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沈宏强感慨到,老的景观能让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找到归属感,毁掉这些东西无疑就是犯罪,房地产企业应该尊重并发扬一个城市区域的文化特征,要做到守土有责。

配套:衣食住行样样便利 西区诸多的先天优势,自然让在西区生活的人沾了不少光

齐桓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郑州西郊人,谈及西区的宜居,齐桓似乎有说不完的感慨。

他告诉记者,在外地人眼里,但凡是带“郊”的地方,一定是郊区,但老郑州人都知道,西郊并非如此。就在郑州东区和北区的居民为生活做饭、取暖不便而怨声载道时,西郊的大多数居民早就开始享受管道燃气和暖气的便利了。而在其他区域小孩就学难的问题上,西区依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郑州的很多学校都集中在西区,划片入学让西区的学生沾尽了光。

而在出行方面,西区的便利也非常明显,这里的公交线路秩序通畅,起点或终点基本都设立在西区。在进行了一系列市政道路改造后,西区道路设施已较为发达,交通堵塞状况有所缓解,而最近备受瞩目的地铁和快速公交系统也从西区开始修建。

同时,西区也是大型企业家属院最为聚集的区域。蔡海龙介绍说,这些家属院的配套设施相比其他区域更为齐全,学校、医院、超市、银行、娱乐场所一应俱全,对于长期生活在这样安逸环境下的人来说,他们都不愿意搬到其他区域去住。

这一切都说明,西郊绝对是郑州市最理想的居住地。李强认为,西区地处郑州市政府所在地,建市以来一直是郑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十年积累的生活配套已经非常成熟,这里被广大市民公认为最宜居的地区也不足为奇。

然而,就在西区便利的生活被人们推崇备至时,西区的各种商业布点也在秘密进行着,一种全新的商业配套正在升级,沃尔玛钟情建设路、丹尼斯进驻大学路,大商集团、世纪联华、国美、苏宁等众多连锁商家纷纷在西区开设卖场,西区的商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冲动。

沈宏强认为,西区的商业升级不仅会使得西区更加适宜居住,另外,这也传递着一种信号,暗示着西区真正复兴与崛起的时期已经来临,而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产生、发展然后达到辉煌的过程。如今的西区早已不是西部塌陷的落后面貌,拥有着良好的文化历史环境,西区将会厚积薄发,迅速赶上其他区域。

人情味:西区生活的“魂”

西区是最能代表老郑州的地方,人情味是笔隐藏的价值

李大爷是郑州铁路局的一名退休工人,对于在西区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而言,西区的生活氛围就像是壶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李大爷的儿子居住在东区,每每去看孙子时,他总有一种去了外地的感觉,邻里间老死不相往来,儿女上班后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憋屈得要命,想吃碗烩面的时候甚至找不到地方,干啥啥不顺手,用李师傅的话讲:“东区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犯心脏病,还是西区住着舒坦。”

在李大爷眼里,西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浓厚的乡情,这足以让他魂牵梦萦。

每天早起去碧沙岗公园遛遛鸟,打打太极拳,闲暇时,楼上楼下喊一嗓子,就能凑够一个牌局,饭点时,指不定谁家会送来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公园里,一早一晚三五票友吆喝一阵,在李师傅眼里,这才是生活,处处充满着人情味。

其实,每一位“老西郊”都有着李大爷这样的感觉。事实上,近半个世纪的城市发展,让西区积淀了浓厚的生活氛围,让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能得以保留,难怪有人会说,西区是最能代表老郑州的地方,人情味是笔隐藏的价值。

可喜的是,这笔隐藏着的价值正逐步被人们接受和追捧,一项调查显示,郑州市民购置养老房的比例中有三成人倾向于西区,以便于老人能享受到浓厚的邻里氛围。而众多房地产企业也发觉到这一独特的商业价值,注重对邻里氛围的营造,即是对西区文化的一种保留。

蔡海龙介绍说,西区居民住惯了老式家属楼,对“束之高阁”的高层住宅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金源第一城就为营造温馨的邻里氛围可谓下足了工夫,例如利用小区原有的地貌特征进行造景,或者根据西区居民的生活习惯,设置一些廊道、邻里广场等。

而帝湖将十万条自养鱼免费赠送给业主的做法,也充满着浓浓的和谐氛围,李强告诉记者,一个和谐社区,必须要有一个社区文化精神的“魂”,此次帝湖“湖美鱼肥”的幸福分鱼活动,更是为业主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契机。帝湖花园一贯秉承“产品服务双线并举”的理念,旨在让居民真正体验到浓厚的人情味带来的居住的价值。

“西水东引”工程

相关链接

郑州地表饮用水源匮乏,目前郑州市水源90%靠黄河,2005年底,郑州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西水东引”设想,欲向洛阳陆浑水库借水,补充郑州水源。整个饮水线路计划从陆浑水库经巩义过荥阳,到达郑州尖岗水库。工程全长60多公里,总投资额约13亿元。

把洛阳陆浑水库的水引到郑州,主要是考虑郑州的长远发展,有了“南水”和“西水”以后,就打破了郑州对黄河水的过度依赖。

记者手记

不变的宜居

曾几何时,郑州西区“西部塌陷”的称号,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城市“西贵”、宜居之城的褒扬。

在变与不变的轮回中,从“人少、车少、不吵”到“回家就是度假的开始”,西区的环境在升级,不变的依然是宜居;从便利的家属院周边配套,到大商业纷沓而至布点图谋,再度拔升了西区人的便利生活,不变的依然是宜居;从大杂院街坊邻居一家亲,到大社区有大家的感觉,西区的人情味得以继承与发扬,不变的依然是宜居。

如今,“要住就住西区”已经成了购房者的共识,西区的温情与婉约因“宜居”而成为人们心中不变的永恒。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