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走田”与丙吉问牛喘
象最初是从古代军事的战阵中,以猛兽的身份纳入象棋之中的。
《周易》是古代的珍贵文献,它解释“象”来自天象、星象、玄象、景象,指其生生不息、变化无穷,与作为棋子的“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来,象棋中“象”又注入了“相”的内涵。
春秋时期,齐国首设相位。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设立承相来辅佐君王,统领百官,协调各部门而治理国家。
汉朝有一个“丙吉问牛喘”的故事,是“相走田”的最好注释。汉宣帝时公元前62年,丙吉从御史大夫升为丞相。有一次,在外出视察时,见路旁有市民发生斗殴事情,他都不闻不问。后来,见一人赶着一头牛,那牛不断地喘气,舌头都吐了出来。丙吉立即停车,前去询问赶牛者:问牛走了多少里了?为什么吐出舌头喘气呀?随员对他处理这两件事的态度十分不解。丙吉说:“老百姓打架,由管理治安的官员去处理就行了,而牛为什么喘气,意义就不同了,现在的季节还不是太热,牛喘说明今年的气候有点反常,将会影响到整个农业的收成,那就是很大的问题了,我作为丞相怎能不担忧呢?”随员们听了,非常信服,于是“丙吉问牛喘”的故事就成了一段历史佳话。
河南啟福象棋队主教练 王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