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导报社驻开封业务人员,用巨额奖金做诱饵
涉嫌骗取中学生的参赛费被传讯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本报讯 “凡给我报社投稿者,均赠掌上电脑与英语通各一部或助学金5000元,被聘为驻外特约编辑……”这是中学生导报社驻开封的业务人员,在全国性刊物上刊发的全国第八届“成才杯”文艺作品大赛的广告。近日,不少省外的中小学生家长,不断向本报投诉,称中学生导报社接到他们的投稿后,承诺的电脑和助学金却不兑现。
昨日上午,记者接待了来自湖北的王先生,王先生拿出一本全国性少年画报《小哥白尼》,画报封二广告写着:“喜讯!第八届‘成才杯’全国文艺作品大赛隆重征稿,投稿就送大礼,来稿即赠。大赛设特等金奖120名,各奖18000元现金和笔记本电脑一部;特等银奖600名,各奖12000元现金和同步课程王一部……凡投稿者均赠送掌上电脑与英语通各一部或助学金5000元,同时被报社聘为驻外特约编辑,每月发工作经费2000元……”王先生说,去年8月份,妻子和儿子看到该广告后,就向开封这家报社寄了一篇文章。没几天,报社就给儿子寄信称,儿子获得了大赛决赛权,让儿子寄去90元参赛费和40元办记者证的钱。“我看着有问题,要求报社先兑现助学金5000元我们再寄参赛费,但报社不兑现。我刚好出差来河南,就想让你们看看,他们这个大赛广告是不是有点太离谱了。”
昨日,记者拿着该广告赶到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该局报刊处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广告上的奖金初步统计后,发现仅现金就有1741万元,加上笔记本电脑等物品,奖品总价值超过2500万元。“这么大奖品的设立,他们不但要到主管部门备案,还要在工商部门备案,并要讲出这些奖金出自哪里,还要有公证处的公证。”
记者与设在开封市的大赛组委会联系,大赛联系部的刘领林主任介绍,当时发布广告的,是他们的业务承包人王先生,后来因为在社会上有一些负面影响,现在大赛还在进行,但广告中的奖金和奖品,可能不会按照广告中的承诺给付了。
记者随后与兰州《中学生导报》的法人代表韩燕琪女士取得联系,韩女士说:“这个涉嫌虚假的广告,已对我们单位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我们已经责成停止发布此类广告,并且在网上发布了声明。”同时,报社已向开封警方报案,发布广告的人已被警方传讯。
河南省新闻出版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现在郑州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类涉嫌骗取参赛费的大赛征稿广告,最大的特点是用书信形式,在广告中没有举办者的详细地址,不留电话,只留电子邮箱或者信箱,市民发现类似大赛启事,一定要小心,或及时举报。
线索提供 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