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第一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座城市敬佩她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这座城市敬佩她
我们寻找当年获救的28个孩子、家长和老师,讲述那一刻的经历和感受
明天上午9点在市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再去送女英雄一程
这就是当年王玉荣奋勇击毙歹徒、成功营救被劫持孩子的地方。
1996年12月18日,当场击毙歹徒的女警王玉荣,走出现场时受到省市领导和群众的热烈欢迎。这是当年记者拍下的图片。 河南日报记者 陈更生 图
在采访过程中,人们又回顾了当年王玉荣的英勇事迹。

我们寻找当年获救的28个孩子、家长和老师,讲述那一刻的经历和感受

明天上午9点在市殡仪馆举行追悼会,再去送女英雄一程

她48岁,做警察25年,抗癌7年,获得国家级、省、市荣誉无数。她是东北人,爱唱歌跳舞,最擅长烧的菜是红烧肉和辣子鸡。她会笑着对同事讲述自己的病情,但更关心的是同事工作成绩如何……13年来,她被人赞誉,因为她的勇敢改变了30个家庭的命运,也许更多。她就是刚刚离开我们的好警察王玉荣。

□晚报记者 张柳 实习生 杨甜甜/文 晚报记者 白韬/图

“她最大程度保护了我的孩子”

“乐乐,你还记得你上幼儿园时被劫持那件事吗?”“记得,我没忘。”“当年救你的那个阿姨她去世了。”

昨日中午,市民高睿家的饭桌上,关于王玉荣的话题很简短。1996年12月18日,国棉五厂幼儿园小一班发生的那起特大劫持人质案中,高睿3岁的儿子乐乐就是28个孩子其中之一。如今乐乐已经上高一了。

“孩子只是记得有这件事,但不记得细节了,这就是她对我孩子最大程度的保护。”高睿始终记得,当事件得到解决、儿子从幼儿园出来的时候是笑着的。

作为一名医生,她知道,如果孩子受到惊吓,将会直接带来高烧、失语、做噩梦等身体反应,假如感受到恐惧,那更是一辈子的心理阴影。但事后全班的孩子都是健康的,她由此明白,这位英勇救人的女警把现场的细节都照顾到了。

高睿从未见过王玉荣本人,但这名字她忘不了。

从报纸上她早已得知王玉荣的病情,然而当昨日早晨8时许接到王玉荣去世的消息时,高睿依然很震惊。

“我敬佩她。”高睿说,自己真的相信人群中有这样一种人会“忘我”,因为自己就实实在在地遇到过一位舍身救人、搏命工作的女警察。

13年后寻找当事人线索渺茫

“12·18”案件已经过去了13年,当年的国棉五厂幼儿园已更名为豫欣公司幼儿园,院长也换过了三届。为了寻找到当年的28个孩子和他们的家庭,还有那两位被救的教师,以及事件各方当事人,两名民警楚涛和董永雷从15日下午3时一直忙到16日凌晨1时,然而结果却并不理想。

幼儿园当年的资料已经销毁,两位老师中的陈老师移民澳洲,另外一名朱老师也未能找到。28个孩子家庭中,有的搬家,有的换电话,有的换工作,线索渺茫。两位民警不禁感慨:“我们警察职能之一就是户籍管理,即使工作中有这样的便利条件,但找起来仍然很难。”

高睿就是民警仅能找到的3位家长之一。还有两位家长王焱和孙彩霞,她们的儿子也都十六七岁了。两位母亲都表达了同样的心声:“她拯救了我们这28个家庭,守住了我们的幸福。”

我们寻找当年的28个孩子和家长、被营救的老师,讲述当时的经历和感受。

邻班孩子发帖感慨当年“奇遇”

王玉荣的突然离世,让人们的记忆又回到当年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5个小时。”王焱既是孩子家长,又是幼儿园的老师,当天没有当班的她,只能爬上幼儿园对面医院的平台向里张望。

幼儿园老师张亚琴则看得更清楚,因为她就在案发教室对面的楼上,她看到了歹徒的头盔,看到了穿着白大褂两次进屋的王玉荣,看到了她手中的药盒,听到了枪响(事后她才知道,那把枪就藏在药盒下),而她的身边就是警方安置的狙击手。

然而,这一切,对于当时仅是三四岁的孩子们来说,太遥远。

3月7日11时33分,网友“微微语”在商都BBS上发了个帖子,名字叫“嫩还记得到96年五厂幼儿园那个特大劫持案不?”

文中讲到,听说朋友的朋友妈妈是当年在幼儿园救人的民警,现在得了重病,就想起来了小时候的那件事。

身在隔壁班级的“微微语”写到:我记得可清,那天老师让我们趴到木地板上玩,老师跟没事人似的聊天,好像没有歹徒这回事,我们则觉得这事好玩……幼儿园外面人山人海……爸爸给她讲现场哭声一片,而她查到新闻报道中人们高呼“公安万岁”,领导人打电话表示好好表彰。她将此事当做了“人生中的一个奇遇”,而她字里行间的陌生和新奇,也许代表着大多数经历此事孩子的状态,所以王焱说:“作为家长,我在心里替孩子记着恩人。”

荣誉过去了,但生活和工作仍在继续。王玉荣的拼命让她的事业蒸蒸日上,直到2002年1月查出乳腺癌,当时已经是晚期。

“我第一次去看望她时,真不知道该劝点什么,结果她笑着对我说‘元明啊,前两天旁边一屋的病友跳下去了,她受不了了,但是我要好好活着’。”

中原公安分局政委张元明至今记得,2002年初,刚刚完成乳腺癌手术的王玉荣,如何坦然面对自己的病情。

以后,无论治疗中吃了多少苦,她都挺过来了。其间作为管城公安分局副局长的她没有停止工作。

2005年王玉荣调任中原公安分局副局长,电厂路派出所内勤李玲近距离感受到王玉荣的坚强和与众不同。

没有架子,和民警同吃同住;亲历亲为,几乎每一起案件都要现场指挥;忍受病痛,夜里再疼也咬牙忍着不打扰别人……

曾任管城分局控申科指导员的孙永红记得,病中的王玉荣每个月自掏腰包,连续两年资助上访户尚明德,帮他解决了实际困难。

患病后对同事说“我要好好活”

她爱美,住院时每天都会洗脸化妆

这么多年,王玉荣究竟在以一种怎样的状态生活,没有人比她的亲友更清楚。“我非常崇拜我姑姑。”27岁的周贵青没有外出工作,而是全心照顾了生病的姑姑7年。

小周比别人更深体会到王玉荣的坚强。由于胳膊水肿,王玉荣每天晚上都需要按摩,但工作优先的她常常让小周在办公室外等半天,还常常打着吊针听民警汇报工作。

“她的求生欲望极强,我父亲说过,只要能吃饭,身体就没事儿!”王玉荣的二姐王玉梅说,当时手术、化疗使她的头发全部脱落,不能进食,可她坚持吃饭,吃了吐,吐了吃,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反复20多次。

她爱美,住院的时候每天都要洗脸、化妆,她对亲人说:“我每天都要以新的面貌面对大家。”

然而,病情在一步步恶化。2006年10月16日,转为肺癌的她在北京接受手术。2007年4月,肺癌转为脑癌。2008年3月,做了两次脑部伽马刀手术。2008年10月16日、2009年1月9日,两次开颅手术……

即使到了这时,她依然记得自己的工作。2008年3月,公安部举行授衔仪式,作为郑州公安系统第一位荣升三级警监的女警,身体虚弱的王玉荣在病房里夹着书本练习上台的正步。

接受完第一次开颅手术,感觉到自己有点好转,她开始念叨:“等明年(2009年)五一身体好了,得找领导再给我安排个工作。”周贵青说,姑姑就是这样,过去的荣誉不再提了,总想着继续争取新的荣誉。

王玉荣以前最喜欢听刘欢的歌《从头再来》,最喜欢听抒情流畅的《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因为她曾答应家人等病好了一起出去旅行,可这承诺再也不能兑现。

昨日各界500多人赶往悼念

“玉荣,玉荣,你能听到我说话吗?我给你带来了你最喜欢吃的羊肉饺子,你吃点吧!”昨日17时许,市民马义文端着一盘热腾腾的羊肉饺子摆在了王玉荣的遗像面前。“我和王玉荣是战友,我知道她最爱吃顺城街的羊肉饺子,听说她病逝,我心里难受,就专程赶到顺城街一家饺子馆买了16个羊肉饺子,我想她在天之灵知道我给她送来的礼物。”望着王玉荣的照片,老马热泪盈眶。

闻悉王玉荣去世的消息后,昨日,省市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500多人前往王玉荣家中悼念。亲友们婉拒了很多热心人前来悼念的要求,表示王玉荣生前为人低调,此次也不想太过铺张。

“一路走好”“向英雄警察致敬”,搜狐、新浪、大河网、南国警察网等网站上,网友纷纷在网络上敬献花篮,祝愿王玉荣一路走好。

女儿要求自己为妈妈写悼词

“你妈妈去救人了,你差点成没娘的孩子。”1996年12月18日下午,王晓军摸着女儿王语晨的头对她说。当时孩子才5岁,父母同为民警,工作忙碌,小语晨多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王晓军的二姐王晓玲说,孩子学习很好,初中考上了外语中学。之前一直住校的她,近两天早贪黑地奔波在农业路的家和学校之间。“语晨说她要自己给妈妈写悼词,不需要我们写。”

据了解,亲友已经将她的追悼会定于本周三早9时,在市殡仪馆举行。

线索提供 王浩 张宏君 张虹 楚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