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4月1日越来越近了,想过节的人必须明白愚人节的规则:温柔地整。就像收帖子送红包,你收多少进来,改天就得送多少出去。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也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既然如此,千万不要让本来轻松有趣的愚人节变异成大家避之不及的节日。
说起愚人节,50岁的刘老师连连摇头:“我不过什么愚人节的。这种洋节,什么情人节、圣诞节呀都不过。这都是小年轻的新花样。”
刘老师在大学教新闻专业,生活中是一个乐天派,讲课绘声绘色,还不时地跑出来点幽默,学生都很喜欢上他的课,他把枯燥的专业讲出了特色。
就这样一个很现代的老师,还是不过愚人节。他说:“你说情人节,中国有七夕大家不过,非要赶着争着和外国人过2月14日。”
问刘老师有没有被学生愚弄的经历,刘老师说:“也有,比如学生来通知我要开会,不过我一般都不信,我还跟学生说‘愚人节开会我都不去,我也愚弄下领导吧’,学生对我就很没辙儿。其实孩子的骗术还是不太高明,来跟我说开会的学生眼睛里就写着忐忑,一看就知道是骗我的。”说完就忍不住笑了。
所以,愚人节还是有它自身的特色,就像周国平写了一篇文章叫《情人节》,里面写道:“如果你们平日常常相聚,那么,在这一天就不要见面了罢,更不要费神为对方购物或者一同想法寻欢作乐了,因为这些事你们平日做得够多的了,而唯有和平日不同才显得你们是在过节。”大家平时都是严肃、压抑惯了,正好有一个节日可以放松,那我们也不要过得和平常一样,唯有和平日不同才能体现我们是在真正地享受这样一个“娱人节”。
整人的有点智慧含量,温柔地整;整过人的就小心地防;至于不喜欢愚人节的呢,不妨就像刘老师这样,顺水推舟,只当放天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