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温暖空巢老人,本报发出两封公开信
郑州有空巢老人10万户,让我们帮他们做点什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温暖空巢老人,本报发出两封公开信
一封给大学生,一封给社区主任
3月30日,在月季公园,一位老人在认真观看本报关于“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的报道,两位志愿者在一旁介绍活动的具体内容。自从活动开展以来,志愿者们深入社区、空巢老人们积极报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边是无数热心公益、想长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在校大学生,一边是许多独守空巢、急需有人聊天解闷儿、跑腿帮忙的老人们。本报今天以爱心的名义发出两封公开信:《致省会大学生的一封信》《致全市社区主任的一封信》,希望由本报充当媒介,通过这两封公开信,架起一座“爱心桥”,让志愿者和空巢老人心手相牵。

晚报记者 熊堰秋/文 张翼飞/图

温暖空巢,大学生志愿者正在行动

从3月中下旬开始,我们循着线索,深入社区,走进一个个空巢老人家中,心中有太多难忘的故事。

在汝河社区,70岁的妹妹照顾着80岁的偏瘫姐姐,已艰难地度过了8个春秋,由于姐姐郭秀英小便失禁,70岁的郭宝英每半天就要洗十几块尿片和几条裤子。小屋里姐妹俩相依为命,已生活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电新街社区的孙彦荣老人年逾九旬,无儿无女,与她非亲非故的邻居为她送吃送喝,义务帮扶了14年,而这位邻居也已是74岁的老人……

每推开一户空巢老人的家门,每探访一户空巢老人的生活,志愿者的心就会被打动一次,志愿者的眼圈就会湿润一回:这些老人生活不富裕,但他们宁肯独居也不想给子女添麻烦。他们为子女辛苦操劳一生,如今到了老年,也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

让人感动的是空巢老人身边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人们,他们在肩负自己家庭重担的同时,力所能及地照顾着那些空巢老人:电新街社区的巡防队员们,他们把孤寡老人的家作为日常的巡逻点;秦岭办事处的领导多方协调,让一名家政女工定时到孤寡老人家里帮着干活……

还有那些把空巢老人冷暖放在心上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业余时间陪空巢老人聊天,帮他们跑腿:郑州卫校的两名女生,早晨顾不上吃早饭,就打的赶到了所要服务的社区,用她们的双脚丈量出社区里每一户空巢老人家的距离;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姑娘们站在社区里,对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们都笑脸相迎;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师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为空巢老人送上关怀和温暖。

我们希望更多的志愿者都能伸出双手,加入到“温暖空巢”行动中来吧。

用你我的双手,换来无数空巢老人幸福的笑容!

爱心搭桥,社区主任们快来帮把手

3月28日、29日,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了上百家社区。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志愿者们收获了许多感动:北福华社区的保安送来椅子,社区工作人员详细整理空巢老人的资料并提供给志愿者;桃源南街3号院门卫室一位好心大姐,热心帮助志愿者寻找空巢老人的家……

对温暖空巢的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还有不少社区的好心人,建中街街道办事处的张素雯、康复社区的张宝宁书记、幸福路14号院的芦夏芳“院长”、铁英街4号院的苌爱英,他们热心搭桥,让志愿者和空巢老人们站到了一起……

我们相信,有你们的无私的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帮扶空巢老人的劲头会更足……

也有一些社区,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倍感辛酸:他们以种种理由,不让大学生志愿者进门,甚至伸手向大学生志愿者们索要钱财……这种不顾他人、只关心自己的收获和索取的行为,向志愿者们迎头泼上了一盆冷水。

尊敬的社区主任们,您的社区是否也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她)腿脚不便,却要硬撑着抹窗户拖地板,数九寒天,只能独自一人拄着拐杖外出买菜?

我们希望,有爱心的您赶快行动起来,让我们都尽一份力帮助这些老人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让他们感觉到和谐社会温暖。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请统计一下辖区需要帮助老人的情况,然后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会及时将老人的详细材料转给志愿者,让他们的温暖行动尽快展开。如果社区太大或工作太忙,我们也可以派出学生干部前去社区统计空巢老人的情况。这对咱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那些孤独的空巢老人们,却是风雨中的一把伞。

《致省会大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朋友们:

当你离开家门,走进大学的校门,身旁有了一群兴趣相投的伙伴和知识渊博的师长时,你是否忘记了家中的父母在劳累了一天之后,独坐灯旁?你是否忘记了一年难得探望几次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的身体好吗?身边有人照顾吗?

根据郑州市统计局人口与城镇化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现在我市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65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近9%。而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就有10万户是空巢老人!

你们风华正茂,你们意气风发。作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有着任重道远的责任,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当我们展望未来时,莫忘了回头看看家中的父母,看看空巢老人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本报的倡导下,目前已经有来自省内10余所高校的数百名大学生表示愿意组成“空巢老人服务队”,走进空巢老人家中,为老人做饭洗衣进行感情陪护,把对父母的深情送给身边的空巢老人们。还有一些大学生还愿意进行长期上门陪护,为老人提供日常照顾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目前,本报发起的“空巢老人爱心行动”已经进行了一周时间,已有2400多名大学生报名参与,并在3月28日、29日走进社区登记空巢老人的情况。

只要你有爱心、愿意陪护空巢老人、聆听老人的家长里短、帮助他们做家务,都可以加入“空巢老人爱心行动”。此外,本报还开通了“温暖空巢老人在行动”qq群(群号31872497)。期待你伸出双手,给空巢老人多一点欢乐。

郑州晚报

2009年4月1日

《致全市社区主任的一封信》

尊敬的社区主任们:

几天来,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社区都有这样的老人:电新街社区的一栋家属楼内,虽然有好邻居为其送饭14年,有巡逻的巡防队员经常去看望,但90岁高龄的孙廖荣婆婆还是在冬夜里摔倒,因无人扶持,而被冻昏……

根据专家预测,今后几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以年均3%的速度递增,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则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到了205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的1/4多。据调查,目前我国的老年人中,空巢率已经达到26.4%,这就意味着有1/4的老人身边无子女照顾。他们一旦到了高龄,丧失自理能力,生活就会非常困难。因空巢引发的老年人身心问题和疾病日益增多。经常有老人出现害怕、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有老人为此走向绝路。

本报自3月24日启动了“关爱空巢老人行动”,在郑州市各大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目前已招募2400余名志愿者,招募活动仍在进行。一些空巢老人也已经通过拨打本报热线电话,得到了由晚报安排的志愿者的帮扶。志愿者们对待老人就像对待亲人一般,尽力为他们带去了许多欢乐。

为了帮助更多的空巢老人,除了电话报名的形式外,本报还曾组织大学生利用周末走进社区,现场为老人们登记。在这次活动中,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建议:“如果能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帮助收集资料,不是能够更好地帮助空巢老人吗?”

众人拾柴火焰高。本报向各个社区的社区主任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行动帮助空巢老人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吧!

郑州晚报

2009年4月1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