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郑州跨越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郑州推出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GDP突破4300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新三年”8大奋斗目标
“新三年”计划提出,到2011年,大郑东新区各类规划完善,机构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资料图片)

昨日,郑州市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动员会召开,“新三年”提出八大目标,确定十大工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表示,通过“新三年”计划,进一步奠定本市“三化两型”(即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型、创新型)城市基础。“今年是‘新三年’的开局之年,但本市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下滑态势还没有有效遏制,必须通过抓重大项目建设等手段尽快拉动经济‘回暖’。”

晚报记者 程国平 李萌

实习生 郭娟/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老三年”交上满意答卷

郑州跻身3000亿俱乐部

从2006年开始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已交上满意答卷,“三个一千、三个翻番”的总体奋斗目标圆满完成,当时确定的八大重点工程、22个重大项目也进展顺利。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04亿元,较2005年净增1343.4亿元,跻身3000亿元城市俱乐部;三年累计利用域外资金1193亿元;全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10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772.7亿元、1223.7亿元、368.9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2倍、2.1倍、2.4倍。

在“新三年”行动计划中,郑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8大目标。

经济实力: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300亿元,在全国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的排名稳步提升1~2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50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6900亿元。

自主创新能力:到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6%以上,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

开放型经济:到2011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到2011年,大郑东新区各类规划完善,机构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7.5%,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5%以上。

文化建设扎实推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到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

生态环境建设:到201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3%,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33%。

居民生活质量:到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公共体育设施继续完善。

社会和谐稳定:公民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应急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抵御重大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要实现这些奋斗目标,前面的路怎么走?“新三年”计划中也透露了未来三年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构建四通八达交通枢纽

郑州现在拥有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和信息港“四港一体”的独特优势,所以要在这上面多下工夫,做足文章。

国家已将郑州机场列入全国八大区域机场,郑州会抓住这一机会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完善港区功能布局,加强空路运输协调,提高客货集疏能力,努力建成全国大型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

完善以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加快郑州与周边城市之间快速通道建设。坚持“提前发展、领先水平、覆盖全市、连接全球”的定位,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和全国通信枢纽城市。

培育销售收入超千亿元行业

郑州的宇通客车、日产帕拉丁、思念水饺等,现在都成了享誉全国知名品牌。未来郑州还将构划汽车、装备制造、铝加工、食品和能源工业等产业布局,在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最终培育一批销售收入千亿元行业、园区和超百亿元重点企业(集团)。比如汽车工业,力争达到年产百万辆汽车生产规模,食品工业则以构建原材料基地、加工生产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链,着力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率。

3年引进境内外银行3~5家

2008年10月初,汇丰郑州分行正式开业,结束了河南银行业外资为零的历史。据悉,继汇丰银行之后,东亚银行也已来河南考察,有望成为进入河南的另一家外资银行。

在新三年规划中,郑州市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力争引进境内外银行3~5家、保险机构10家、郑交所交易品种达到10个以上,建立起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举办国际性会展及大型会议达到140次。

推进城乡一体化,逐步消除二元结构

往日嘈杂无章的燕庄、关虎屯,如今在城中村改造的大幕中都显出自己的“俏模样”。今后三年郑州还将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长效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力争到2011年,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方面基本形成一体化新格局。

拿出2%GDP做科研经费

有经济学者指出,2009年将是电子商务元年,郑州市也制定了发展电子商务规划。在“新三年”中,将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增强新优势,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新型元器件、生物制药、超硬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经济形态,推动网络经济发展。

到2011年,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专利申请量达到6700件,发明专利申请达到申请总量的22%。

多条措施解决资金瓶颈

“新三年”规划提供了几条资金来源模式。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重组、整合现有投资公司,有效提高融资能力,研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引进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拓展资产证券化和融资租赁等新型业务。

鼓励、引导银行增加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发展;完善银企合作机制,跟踪落实签约项目和贷款意向,切实提高银行资金的到位率;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增强运营实力;鼓励和支持各类担保机构的发展,积极吸引全国知名担保机构入住我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探索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方式扩大再融资规模。完善企业上市工作机制,加大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企业在境内外多层资本市场上市。到2011年,力争全市上市公司达到30家左右,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累计达到200亿元左右。

构建生态型宜居城市

今后三年,郑州将加大政策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年耗能超万吨标准煤企业技术改造,电力、建材、耐材等行业综合能耗实现全国领先。高标准建设生态水系、森林生态城等生态建设重点治理工程,形成“六纵六横三湖”河网体系,不断扩大造林规模,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生态型宜居城市。

将郑州打造成出口加工基地

郑州在扩大对外开放上,仍然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合作与交流。在增强配套能力、优化服务环境上下工夫,重点吸引国际国内500强,积极引进关键设备、技术和先进管理经营模式。

出口保税区等口岸建设也是下一步工作重点,郑州将创新通关便利运行机制,努力降低通关成本,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力争到2011年,把郑州打造成全国最具竞争活力的出口加工基地之一,努力成为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核心目标区和外向型经济示范区。

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鼓励引导各类资金共同开发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在重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方面取得实际成效。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试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改革现有征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养老、医疗保险体系覆盖城乡

今年,郑州市计划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万人,力争使60岁以上人员全部参保。为此,政府将拿出4.8亿元对城乡居民参保进行补贴。

在“新三年”中,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并优先发展教育,重点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市属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推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政府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

稳步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大廉租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政府应急保障机制。扎实推进平安郑州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指数逐年增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