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3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医改方案公布 摈弃市场化路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新医改方案公布 摈弃市场化路线
确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公共产品,“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专家解读方案七大创新之处,医保最高支付额增至年平均工资6倍

确定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公共产品,“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专家解读方案七大创新之处,医保最高支付额增至年平均工资6倍

新华社6日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这份耗时近3年、广泛吸取国内外经验的新医改路线图提出: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路线图明确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公共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政府筹资,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并承诺政府将逐步增加投入,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

路线图规定,从今年起3年内,中国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明显缓解中国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概要”医改

●2011年将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我国将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遏制价格虚高现象

●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将覆盖所有困难家庭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逐步解决“以药补医”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基本药物全部医保报销

●将建政府主导多元卫生投入机制

●劳动关系稳定并签劳动合同的农民工 纳入城镇医保

●将建共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方便就医

●新增卫生资源将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

“目标”医改

“数字”医改

“解读”医改

医改方案有七大创新之处

首次实现医保全覆盖

医师制度将会变革

创新一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北京大学教授李玲认为,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从“基本制度”的高度保障人民健康,对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作为公共产品的制度,必然覆盖全民、公平享有,而且制度一旦确立,就是长期稳定的。

创新二 全民医保是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部长葛延风表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保制度,目的在于实现医药费用的合理分担,这是解决老百姓“看病贵”最核心的措施。

明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增幅为50%,并逐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住院报销比例和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另外,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逐步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逐步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创新三 今年起我国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同时,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等服务。

李玲认为,“均等化”意味着每个人,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职业、收入水平等,都享受同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创新四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遏制虚高药价

针对《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葛延风说,国外很多国家都建有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我国正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估计将有数百种,其中包括中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对医保药物将实行统一招标、配送,将规范药品流通。

我国有6000多家制药企业,美国也就10多家。我国药厂低水平竞争问题严重,生产、流通不规范,是造成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新五 增设药事服务费,推行医药分开

《意见》指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药事服务费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晖说,对于看病就医的患者来说,虽然增加了几元钱的药事费支出,却大大减轻了医院以往多开药、开高价药带来的负担。而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使其真正反映医疗服务成本,将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和劳务价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创新六 管办分开,转换政府职能

《意见》提出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胡祖才认为,上述改革将明确医院所有者和监管者的责权,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有利于多元化办医和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管。

创新七 多点执业改革破冰

《意见》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意味着我国医师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表示,我国医疗人才管理是封闭式的,医师为医院所有,人才流动受制约。医师多点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而且自身价值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使得基层群众能就近得到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师多点执业对医院的发展来说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多点执业目前主要是外出做手术,如果术前术后配合不好,将难以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

财政3年将投入8500亿元

支持医改5项重点改革

新出台的医改方案,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政府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未来3年,为支持医改5项重点改革,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

《意见》明确提出,“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所主任金承刚表示,这意味着我国财政投入机制的重大转变,通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可以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机制的转变。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说,所谓“购买服务”,即指政府基于某种考虑,为某些公共服务,如公共卫生服务、某些基本医疗服务,全额或部分埋单,但具体实施是通过竞争的方式,向所有符合资质的服务提供者购买服务。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