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2版:象棋文化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人一手,“闭着眼睛”也能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7胜一和,柳大华、党斐师徒盲棋表演精彩绝伦
一人一手,“闭着眼睛”也能胜
“东方电脑”有多神奇:连报棋员的小失误都难逃“法眼”
这步棋让人挠头
凝神思考
专注观战

4月5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这天下午,象棋特级大师、中国盲棋表演第一人柳大华及其爱徒党斐的盲棋表演在郑州市西郊啟福华都广场如期举行。在二人共对八台的棋局中,柳大华、党斐师徒联袂不仅展现了超强的象棋功力,而且师徒合璧将盲棋表演发挥到极致,八盘对局,7胜1和,现场众人无不对柳大华师徒拍手称赞。随着表演赛结束,首届啟福·晚报象棋文化节圆满落幕。

晚报记者 秦明伟/文

晚报记者 白韬 张翼飞/图

【精彩绝伦·战场】

赛前:闭门谢客,调息静心

这次的师徒合璧盲棋表演独具特色,一般的盲棋表演是柳大华一人单挑众人,而这次盲棋表演是柳大华、党斐师徒两人合二为一,在每台棋局上轮流出招,这样不仅要记住自己的出招位置,还要记住另一个人的出招位置,记忆难度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还要考验师徒俩对彼此棋的理解。表演前党斐就曾表示,这样的盲棋表演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有灵犀,难度相当大,这样的盲棋表演对柳大华师徒俩也是个挑战。下午1时50分,两人从下榻的宾馆来到啟福棋牌俱乐部一间办公室,闭门谢客,调息静心。此时如果稍有分心,就会对盲棋表演产生很大影响。

赛中:鏖战3小时,7胜一和

2时20分,盲棋表演开始。和柳大华、党斐师徒对局的24个人,每三人一组分坐八台棋局前,八台棋局围成圆圈,柳大华、党斐分坐两侧脸对圈外朝向观众,以示这是盲棋赛。

棋局的自然进程是:八台棋局挑战者(三人一组)红方按每台顺序依次出招,然后柳大华先行在每台对局中过招,第二轮红方出招后,再由党斐在每台对局中依次出招,依次交替进行。整个比赛过程持续了三个小时,第四台工人组棋至残局,虽然多一子,但要想赢并无把握,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第二台中学生组实力最强,也最被观众关注和看好,但柳大华、党斐师徒也是心有灵犀,遇强愈强,斗志旺盛,最终,最强的第二台败下阵来。最终八台表演对局,柳大华、党斐师徒战成7胜1和,围观众人无不叹为观止。

【精彩绝伦·点评】

师徒合璧难度更大

有象棋圈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的职业高手下盲棋最多同时下两三盘,而且盲棋水平比正常水平明显要低,但柳大华的盲棋,让他同时下五六盘,其水平比起正常下棋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色,该人士解释为,这可能是盲棋赛很少出现随手棋的缘故。这样的说法虽然没能得到柳大华的证实,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柳大华的盲棋表演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这次表演,表面上是两人联袂,而事实上,难度比传统意义上的盲棋更大,因为对于两人来讲,他们不仅要记住自己下的每一招,另外一个人的每步棋也必须记住,单凭这一点,已经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精彩绝伦·主角】 大师自己说:这次表演是最好的一次

盲棋表演结束后,柳大华表示,这次师徒合璧进行的盲棋表演是最好的一次。

“党斐这次表现得很好。”柳大华对爱徒进行了一番肯定。此前,两人曾经有过一次师徒合璧的盲棋表演,但柳大华认为,那次党斐的节拍有些慢,“当时,那些棋局的局面在我脑子里很清晰,但党斐还是要在脑子里再过一遍,然后再想招式,这样就有些跟不上节奏。”为了能和徒弟合拍,本次表演,柳大华在棋局关键处刻意地压慢了节奏,双方慢慢地合了拍,党斐也有充裕的时间来了解师傅的行棋意图。“我对党斐这次最满意的地方是他的招式都基本和我相通。”柳大华这样评价道。在观者看起来两人随意挥洒的盲棋表演原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精彩绝伦·展现】

小姑娘你怎么连走两步?

八台对局中女子组是参赛的24人中唯一的一个女子组合,这些孩子下棋非常认真,三个人经常是经过反复讨论才落子,不过可能是过于专注了,其中一个小姑娘没有注意到同伴已经落子了,她又在棋盘上走了一步,当报棋员把红方招数通过无线话筒报给柳大华时,柳大华马上就指出,这棋不对,红方多走了一步棋。他当场还把双方此前的招数用盲棋的形式拆解了十几招,令所有现场观众折服。

报错了,大师纠正报棋员

“红方炮四平七。”当报棋员将第六台的这步棋报给柳大华时,柳大华快速做出了反应,“你报得不对,不是炮四平七,是炮三平七。”报棋员在台上的工作非常累,要不停地走到八台对局前报棋,稍微走神就可能出现失误,柳大华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并及时纠正了报棋员的小失误,显然他对这局棋了然于胸。

想讲和?不,这棋你最多再走几步

棋至残局,第六台企业组的棋局红方形势不太好,企业组的三人经过反复研究,认为红方想取得胜利根本没有希望,但同时他们也没有看到黑方有什么取胜的杀着,所以三人决定提出和棋,但柳大华随后盲棋拆招指出后面的变化,“这棋你们最多再走几步就不行了。”柳大华下了定论,三人一看,果真如此,遂签下降书。

【精彩绝伦·花絮】

从南京到北京,八方棋友前来助兴

柳大华要来进行盲棋表演,这在中原象棋界引来了不小的震动。上周日下午,在啟福华都中心广场,数百位象棋爱好者聚集在这里目睹了柳大华大师的风采。这些棋友中,其中一位南京的棋友和一位北京的棋友非常引人注目。南京棋友叫王淮川,祖籍河南信阳,自己目前在南京发展,他是经过选拔后来参加这次盲棋赛的,这次盲棋赛他分在工人组坐镇第四台,八台对局惟一的一局和棋就产生在这一组,这让他很开心,赛后连说不虚此行。另外一位棋友来自北京,是一位70岁的张姓老者,盲棋表演结束后,他匆忙找到记者,即兴写了一首“西江月 贺柳大师啟福·晚报表演赛”助兴,“将帅中军独坐,士象左右列班,楚河汉界起烽烟,兵卒挺身向前……”

别担心,大师不会记错棋

观者棋迷中,大多是执着的象棋迷,但也有些不懂象棋却非常想一睹大师风采的“局外人”,当柳大华和弟子党斐在台上做盲棋表演时,他们的一个停顿和一次长考都会让这些“局外人”有些担心,“大师不会是记不清楚棋局了吧?”旁边懂行的棋友马上抚慰道:“不用担心,柳大华老师和党斐肯定不会出现这样的失误,”随着棋局的进程,这些担心慢慢地化为乌有,柳大华、党斐师徒的记忆准确无误。

不肯走,输棋老汉猛复盘

第六台老年组最早的输掉了棋局,队友都走下了比赛台,高高兴兴地到后面领奖品去了,而一名叫陆仁山的选手却迟迟不走。只见他站在比赛桌前,不停地在反复摆着变化,希望能找到输棋的原因,良久后才悻悻离去。

【第三只眼】

家有小棋童

“第五台,认输!”当主持人报出第五台的比赛结果时,我并不感到意外。第五台是小学生组,由我的儿子徐一腾与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搭档,共同对付柳大华和党斐师徒。他们三人在八个台子之中年龄最小,即使第一个“缴枪”,面子上也过得去。赛后经过复盘,这三个小家伙整整坚持了29个回合,最终是车马炮单缺士对大师的车双炮士象全,理论上还可以纠缠一阵子。GAME OVER,大师七胜一和,这是一场没有太大悬念的比赛。大师与棋迷之间的差距,那真是“闭着眼都能赢你”。

我作为象棋迷,也是柳大华的粉丝。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柳大华之所以苦练盲棋,原因竟然是小时候家中住房太窄,没有太大的空间供他来摆棋,弟兄们晚上躺在床上较量盲棋,日积月累,这才造就了过硬的盲棋功夫。

现在,孩子们的学棋条件太好了,有自己的书房,有专门的象棋老师,还有电脑、象棋软件,以及大大小小的比赛。然而,有哪个孩子敢说他在象棋上将来一定会超过柳大华,恐怕没有!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柳大华之所以成为柳大华,根源在于他对于象棋的痴迷。但是,现在吸引孩子们眼球的东东太多了,动画片、游戏、玩具这些都可以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君不见,现在学棋的孩子成群结队,但是,多数家长并不奢望让孩子成为大师,更多的是业余爱好,或者开发智力,有几个家长铁了心让孩子走职业的象棋之路?他们不会没有看到,目前象棋市场不景气,一些大师也只能为生活而奔波。如果孩子没有棋类方面的天赋,家长其实倒也省心了。就怕有些小孩,下棋颇有天分,动不动就在比赛中摘牌子,家长反而进退维谷。是上学,还是学棋?放弃学业专门学棋,18岁之前拿到大师,还真有人这么干,但毕竟是少数,太冒险了。如果棋上不能出人头地,人生中最宝贵的学习时光已匆匆而过,该跟老天爷讨回时光?因此,众多有天赋的小棋童,他们本可以成为柳大华们,但是,在上初中或高中之后,因学业紧张,不得不放弃了下棋,实现了从棋童到学生的无奈的转身。下棋,或许将成为他一生的业余爱好。徐刚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