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3版:象棋文化节 上一版3  4下一版
象棋盛宴 相约来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象棋盛宴 相约来年
盲棋表演赛网上受热捧
柳大华(左二)和象棋文化节承办方负责人交流
柳大华和小棋迷合影
柳大华给棋迷签名
党斐在盲棋表演赛现场
柳大华、党斐师徒情深

卢一博,27岁,最年轻的省政协委员,啟福置业总经理,首届啟福·晚报象棋文化节承办方负责人。2007年年底至2008年年初,在河南象棋队从甲级降为乙级后,啟福接手河南象棋于危难之际,并成立具有职业性质的河南啟福棋牌俱乐部。2008年,河南啟福象棋队升入象甲。

卢一博办公室的墙壁上悬挂着4个大字:“博海无涯”。在这间办公室里,晚报记者与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探讨了河南象棋的现状和发展大计。

晚报记者 秦明伟/文

晚报记者 白韬 张翼飞/图

象棋文化节一定要坚持搞

而且要每年一个特色

记者:首届象棋文化节,你有什么看法?

卢一博:毕竟是首届,还有着许多遗憾和不足。但是总体上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活动,激活了中原大地的象棋元素,这是一次河南象棋界的盛会。

记者:理想的象棋文化节应该是什么样的?

卢一博:应该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懂象棋的,不懂象棋的,大家都来积极参与,来了解中国古老的传统,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记者:这样的象棋文化节以后还会继续搞下去吗?如果继续搞,有没有好的设想?

卢一博: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我现在明确告诉你,每年都要搞,每年一届。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象棋文化节做成品牌,更有影响力。我希望以后每届都有一个特色,另外看看以后可不可以时间再长一些,比如3个月、半年。

做人和下棋是对等的

接手河南象棋纯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记者:你本人平时下棋吗?

卢一博:我平时没时间下棋或研究棋,下棋水平也一般。不过我觉得做人和下棋是一个道理,是对等的,通过下棋能窥透人生。

记者:有人说,啟福接手当时无米下炊、举步维艰的河南象棋队等于拯救了一支队伍、一个行业。你是怎么认为的?会坚持下去吗?

卢一博:这里我要特别提及郑州晚报,没有你们的报道,我们不可能知道当时河南象棋队面临的困境,接手河南象棋队也就无从谈起,我认为郑州晚报的功劳至少占一半。至于我本人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纯粹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企业挣了钱,就要有意识地去努力回报社会。

每年投入百万,今年象甲保级最重要

记者:每年在河南象棋队身上投入多少,能大致透露一下吗?

卢一博:俱乐部占据整整一层,这个固定资产的投入不说,我们每年资金的投入在百万元上下,这个水平在象甲队伍最起码属于中上吧。

记者:河南象棋队的实力在象甲队伍中还很弱,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什么?

卢一博:保级,一定要保级。我们的棋手现在训练条件这么好,没有理由不出成绩。虽然我们实力还不是很强,有着很大的压力,但是保级的目标是不会变的。

【象棋文化节·视角】

柳大华:感谢中原棋迷的热情

首届啟福·晚报象棋文化节得到了广大棋友的积极响应,从4月4日柳大华做客晚报大讲堂时的座无虚席,到4月5日盲棋表演赛现场的热闹非凡,大家对象棋文化节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应。昨晚,柳大华一行离开郑州前往山东观看全国象棋团体赛。临行前,柳大华表示,非常感谢郑州晚报和啟福置业搞了这么好的一个活动,并对中原棋迷的热情表示感谢。

“这次文化节非常成功,作为承办方,我们感到很欣慰。”首届象棋文化节总策划之一单红钦高兴地说。

在盲棋表演赛现场观摩的棋友来自社会各界,记者也随机采访了几位棋友,棋友都表示本次象棋文化节搞得非常好,给棋迷提供了一次近距离向大师学习的机会。来自郑棉三厂的一位71岁的老先生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但他说起柳大华的经历简直如数家珍,他说:“这次活动搞得很好,河南象棋界很久没有见到这样的场面了。”

柳大华师徒在郑州的盲棋表演赛和在晚报大讲堂进行的“棋与人生”讲座得到了象棋专业媒体的关注,北京象棋专业频道及泓弈象棋网全程跟踪报道了本次活动,新浪、搜狐、网易等国内主流门户网站也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泓弈象棋网是一个处于上升势头、颇具人气的象棋专业网站。在该网站上,记者看到,柳大华、党斐师徒的盲棋表演赛有七八百人在线观看。据泓弈网负责报道该活动的小陈介绍,能有这样的关注度非常不错,一般来讲,全国大型象棋比赛的在线观看人数在1000到1500人。

另外,在该网站的论坛上,记者看到“‘啟福·晚报象棋文化节’柳大华、党斐师徒双人盲棋表演赛”的专项报道帖子置顶后人气最高,点击数近4000人次,跟帖、回帖数在置顶帖里面同样最高。看来,柳大华的中原之行在象棋界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

【党斐眼中的柳大师】

不光是恩人,更像父亲

很开心有机会在这里写一写心目中的柳大华老师,我自从8岁与柳老师相遇,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提起笔来,思绪万千。可以说,柳老师不仅是我一生的恩人,更像是我的父亲。

下好棋,先做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贵人,而我生命中的转折便是遇到了柳老师。

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与柳老师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那时我还是个8岁的孩子。第一次看到心中的偶像站在面前,我的心中对柳老师充满了敬畏。但是,没想到的是,柳老师走到我的面前,微笑着拍了拍我的小肩膀,轻轻地对我说:“要加油啊。”顿时,我的心中仿佛一阵暖流经过。那年的夏天,我便来到了武汉,开始了跟随柳老师学棋的生活。

柳老师常说:“下好棋,先做人。”我想,这也许就是棋如人生的精髓所在吧。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与柳老师相处的漫漫长路中,我在柳老师家中生活的那几年始终是我心中最深的记忆。

由于从小来到武汉学棋,父母又忙于工作,我在武汉学棋时的食宿便成了一个大问题。这时,我的父母提出能否安排我在柳老师家中生活的建议,没想到,柳老师欣然同意了。

在柳老师家生活的几年,柳老师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生活中的父亲。虽然当时的学棋生活很枯燥,但是我依旧非常快乐。在外地学棋的日子里,家的温暖始终包围着我。

当然,我也会犯很多错误。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地在训练的时间里跑出去到网吧上网,在我玩得最开心的时候,突然感觉到门口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心里顿时一惊,我知道是柳老师来找我了。于是,我赶快关了电脑,低着头走出了网吧。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情,真的好害怕。但是,柳老师看到我后什么也没说,只是示意让我坐到他的自行车后座上来,把我送回训练室。坐在车后座上,看着柳老师魁梧的后背,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吧嗒吧嗒掉了下来。那时的我,突然觉得,面前的柳老师,更像是我的父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小时候的我,便对这句话有了深深地体会。

成功瞬间,与师为伴

永远都无法忘记我获得“象棋大师”称号时激动的心情,更无法忘记那次比赛时与柳老师为伴的分分秒秒。

2003年的全国少年赛,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少年赛,也是我最后一次在少年时期冲击大师称号。比赛在我的无限期待中拉开了大幕,前几轮我的状态非常好,非胜即和,一马领先。但是从第六轮开始,比赛慢慢困难起来了。到最后一轮之前,我竟然被对手超过了,沮丧的心情随之而来,斗志也仿佛随之消失。那个时候,柳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这个局面我是预想过的,被人超过了不一定是坏事,它会使你更沉着。”柳老师的话使我猛醒,自信又回来了。从柳老师手中接过沏好茶的水杯,我气势如虹地上场了。最终,经过一番缠斗,我顺利战胜对手,终于实现了冠军与大师的梦想!

柳老师,谢谢您。那个瞬间,我将永记心间。

中国象棋大师 党斐

【象棋文化节·本土】

党斐 这个河南娃真不赖

在柳大华、党斐师徒盲棋表演赛现场,除了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柳大华超强的象棋功力让人叹服外,身为柳大华弟子的22岁河南小伙党斐也让家乡人赞叹不已。这个正在武汉理工大学上大三的帅气小伙,和师傅柳大华一起为家乡棋迷展示了精彩的盲棋功夫。

8岁即拜在柳大华门下学棋的党斐,深得老师真传。他在2003年的全国少年锦标赛上,以不败战绩夺冠,被授予“象棋大师”称号,成为河南第一个“象棋大师”。之后,党斐在柳大华老师的家乡队——湖北队效力,随队征战全国象甲联赛。现在,党斐已经回归河南啟福象棋队,今年他将作为绝对主力代表河南参加象甲联赛。党斐明确表态,他非常希望能代表家乡出战,这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是无法比拟的。他说:“我会尽最大努力来回报家乡父老,请大家放心。”

客观地说,虽然在全国范围内的象棋大师里,党斐的名气还不是很大,象棋功力也还有许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但作为河南第一个象棋大师,深得柳大华真传的党斐人气会越来越旺。

其实,党斐的才华还有很多,在大学校园里,他是个活跃分子,除了积极组织校园象棋比赛外,还曾荣膺武汉理工大学校园十佳歌手。这次“啟福·晚报象棋文化节”,党斐出力不小,除了参加盲棋表演赛外,还是晚报大讲堂“柳大华大师棋与人生”讲座的主持人。此外,他积极参与赛事组织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