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9版:郑州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戒酒8年他做起心理医生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能喝6斤白酒的杨晓楠喝得妻离子散
戒酒8年他做起心理医生

杨晓楠,每天能喝3斤白酒,最多能喝6斤白酒,不喝就难受,被称为“中国第一酒鬼”。因为这个嗜好,他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后来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成功戒酒。目前,他开始做起“心理医生”,专门帮人戒酒。晚报记者 张玉东/文 周甬/图

酒后犯错的他被公安机关辞退

按照杨晓楠的说法,昔日喝酒感觉是特别舒服的,如果不喝酒就精神萎靡不振,尤其是早上不喝就会产生发抖、呕吐的症状,每天能喝3斤白酒,最多能喝6斤白酒的他当时患上了严重的“酒精依赖症”,而他也因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曾有一个足以令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在金水公安分局某派出所工作的他,还有着一位警察妻子和一个可爱的儿子。然而这个本应幸福的三口之家,很快因为他的酗酒而彻底破裂。

1989年9月16日,当时还在信阳公安局工作的他与同事们一起吃饭后,因为工作上的事发生了口角,结果醉酒控制不住自己的杨晓楠拔出手枪对准了同事的头部就是一枪,子弹擦着同事头皮飞了过去。事后杨晓楠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停职反省4个月。后来调到郑州的他因无法改掉酗酒的恶习,最终被公安机关辞退。

一无所有的他痛下决心戒酒

虽然他因酗酒犯下了许多错误,但身边的亲戚朋友并没有对自己放弃。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激励下,杨晓楠逐渐有了戒酒的想法。2001年7月的一天,他的昔日妻子就带着一篇刊发在报纸上的文章《醒来吧!我的丈夫》和一瓶白酒回家了,杨晓楠边喝酒边读着那篇文章:“亲爱的丈夫你回家吧!你戒酒吧!我和孩子都等着你……”

“说实话,当时我看到文中的每个字心都在滴血,满脑子都是罪恶感,所以我发誓一定要将酒戒掉。”杨晓楠说,晕乎乎地感觉自己这么多年都白活了,一口口喝下了父母的心血,妻儿的泪水……然而正是这一次喝酒,让他喝出了感动,喝出了良知,喝出了忏悔……

之后,杨晓楠回到了远在信阳的父母身边,并将手铐交给了他们。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痛苦挣扎,躺在床头的他最终摆脱了困扰自己十几年的“酒精依赖症”。事后,杨晓楠回忆说:“虽然没吸过毒,但感觉戒酒就像戒毒一样让人受煎熬。”

他独创“感动疗法”帮人戒酒

2003年4月7日,戒酒成功的杨晓楠在媒体的关注下很快名声大振,他随即在郑州开办了中国第一个“戒酒热线”。

“我的经历就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他说,如果人的心底不想戒酒,无论家人好友如何劝说都不会成功的,而且可能会令饮酒者产生抗拒感,从而反倒增加了喝酒的频率和数量。其实,戒酒就是要让对方恨酒,培养饮酒者对酒的憎恨。

“戒酒并不复杂,我的做法就是以喝止喝。我一般都会让求助者买好酒做好菜,让饮酒者喝个痛快。”杨晓楠说,人喝过酒感情是脆弱的,一些话只要顺着饮酒者的心情去说,他们反而会很好地去接受。先逐步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酗酒经历,回忆喝酒曾犯下的荒唐事,然后再让他们反省酒精到底给自己带来什么。其实酒精依赖症就是一种病态,重度饮酒者本身就是一种弱势群体,所以家人一定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责怪。

为了帮人戒酒他还考取了高级心理咨询师,目前在甘肃兰州开办了一家戒酒中心,如今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帮助过数万名饮酒者。

他帮人戒酒之路并不平坦

记者在百度中看到有人是这样评价杨晓楠的:“杨晓楠是个骗子,穷凶极恶的骗子,他一直在酗酒,其实并没有戒酒,而是在欺骗着众多媒体,和众多酗酒者及家属,宣扬自己的戒酒方法,说是公益性,其实是在卖药骗人,我给杨晓楠汇过款后,什么药都没收到,就找不到人了……”但该帖也遭到了不少网友跟帖的口诛笔伐。

对此,杨晓楠表示,他帮人戒酒完全是公益的,不收取任何费用,而且完全是心理疗法,不会采用任何药物。现在他在兰州每周都会开办一场“戒酒联谊会”,让一些重度饮酒者在一起敞开心扉沟通、探讨,然后他们再从中引导。而戒酒成功并不代表不饮酒,他也从没隐瞒过自己偶尔会喝啤酒。

“我虽然恨酒,但酒也同时让我声名大噪,让我的茶叶生意一日千里。”杨晓楠称,要不是“中国第一酒鬼”的称号,大家也不会认识自己,有了名气生意自然就好做多了。他直言不讳地说:“做茶叶我都赚了上千万,你说我还能以帮人戒酒的名义骗钱吗?”帮人戒酒完全是自己以前经历得太多,特别同情有相同遭遇的人。如果酒精依赖者相信自己,可以拨打他的戒酒热线0376-6355708进行求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