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8版:悦读周刊 上一版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无标题

安意如:最爱郑州羊肉汤

安意如小档案

安意如,原名张莉,女,1984年6月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自由写作者。2002年毕业于安徽某职业院校财经系,做过短时的文秘和会计。2003年起以如冰恋枫网名流连于新浪金庸客栈。2004年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于2005年6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翌年2月赴京参与动画剧本创作,并写作《看张·爱玲画语》。此后与北京弘文馆建立合作关系,创作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去年8月至10月由天津教育出版社推出其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和《思无邪》。先天脑瘫,身残志坚。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晚报记者 韩娟 实习生 宋少杰/文 图为资料图片

(一)谈新书

“我的作品需要经历一个转变”

记者:唐诗、宋词、纳兰词和汉乐府你都解读一遍了,这次的《观音》也是这种类型,以后还会继续这样的写作题材吗?

安意如(以下简称“安”):首先呢,解读这些东西要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解读元杂剧就是因为我对这个有个人的理解。这个理解可能和我们之前看到的那种简单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是不一样的。其次,我想在我的作品中,有一种自成体系的东西,读者在读我的书时,他也会想,这件事情她这样看,那么关于另外一个东西呢?我希望他读完我的作品,对整个古典的文学应该会有个大致的了解吧。

记者:你以前的作品都是选择诗词为内容,新书《观音》为何要选择戏曲?

安:在中国文化里,戏曲跟诗词是不可分的。一般来讲,戏曲都是跟故事结合起来的。我认为在元杂剧里,它的曲子虽然有精华的地方,但是它跟唐诗宋词是不可比拼的,而且写作到了一定阶段,我的作品也需要经历一个转变。

很多我身边的人,包括和我同年龄的甚至比我大的人,他们对唐诗宋词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元杂剧并没有太深的了解,我看这是一个空白,所以就决定去复原这些故事,让大家去了解这些故事。

记者:新书里面,你最喜欢哪个篇章的描写?

安:我最喜欢的是关于“白蛇传”的。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一贯的思维是,白蛇是个很好的女人,许仙也是一个很好的男人,他们的不幸是因为受到法海的阻挠。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子,我通过对元杂剧的解读发现,其实他们的婚姻就一直建立在一个不信任的基础上。白蛇是一种带点妖气的女人,她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赵雅芝演的那种贤良淑德的女子;许仙就是一个很世故的男人,他也不是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种很好相处的人。其实包括《观音》里所有故事的解读,我都力图提炼一种跟现代人的精神状态能够保持一致的观点,让大家有共鸣。

记者:随着陈凯歌导演的大片《梅兰芳》的上映,戏曲热再度受到关注。你这次推出的这本新书也是和戏曲有关,是为了迎合这股潮流以增加销量?

安:这其实是个误解,我的作品是不可能跟一个电影去搭调,进而去增加它的销售。但是换种角度来说,我的作品能够和陈凯歌的《梅兰芳》有一定的呼应,我是很开心的,因为这都是让广大群体重新注意我们老祖宗的东西,这是非常让人愉悦的。打个比方,我们的感觉就像两艘船在水中一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跟那个船相遇,但是相遇了也不是坏事。

记者:这本新书筹备了多长时间呢?

安:两年吧,我要去做一些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包括看元杂剧的原本,看一些相关的京剧和另外一些历史资料,这样让大家能在我的书中看到的知识面更广、更深。

(二)谈创作

“我觉得能够从一种粗俗的、世俗的东西里面看出高雅的东西来也是一种能力。”

记者:很多读者特别喜欢看你的作品,但看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毕竟每个人的文学功底都是不同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平衡这样的情况?

安:首先自己要多读一些相关的东西,比如说历史方面的、人文方面的,当你理解这个东西背后的一些故事的时候,你跟它就没有太深的隔阂感了。如果你仅仅是就事论事的话,你就会觉得这个东西会跟我没多大关系。

另外,有些读者在读书的时候存在一个深不深入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一开始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然后,如果他有继续深入的兴趣,他会看得更深;但有些人是习惯那种浅尝辄止的阅读,他只是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当做一种谈资,所以每个人阅读的目的不同,感受也不同。

记者:我们都知道前几年的抄袭风波,这次选择少人问津的元曲,是不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

安:我会有一种心态来看待问题,那就是用新的作品来证明给大家看,当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后,我依然可以做得很好,但是没有刻意地去做。

不过另一个方面,确实是因为元杂剧本身的相关资料特别特别少,它不像诗词那样广为人知,这样的一个题材也能很好地帮我避开之前不愉快的问题。

记者:《人生若只如初见》等都是以故事引发出你对诗词的感受,这次却选择略显直白的翻译,是为了改变写作风格吗?

安:不是。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文学的发展都有这样的一个定义,就是说,由高雅由精致到世俗化的一个过程,元杂剧就是一个世俗化的产物。其实很多元杂剧的曲子是很粗俗的,到了这个时候,作者就把他的精力放在怎么去构架这个故事的曲折情节上。我选元杂剧也是因为我看中了这一点,因为人不能始终在高雅上面打转,我觉得能够从一种粗俗的、世俗的东西里面看出高雅的东西来也是一种能力。

(三)谈郑州

“我跟我朋友在打赌的时候会说,如果谁输了,就欠对方多少碗羊肉汤。”

记者:你曾经来过郑州?

安:对。我到过郑州两次。第一次是2006年,纯粹是会朋友,我们开了吉普车,去河南的其他几个地方转了转。

记者:比较喜欢河南的哪些地方?

安:我觉得开封很好。对了,我喜欢郑州的羊肉汤,(笑)我跟我朋友在打赌的时候会说,如果谁输了,就欠对方多少碗羊肉汤。(大笑)我也喜欢龙门石窟,可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

记者:近期还有计划会来郑州吗?

安:5月份左右吧。

记者:能不能谈谈你对郑州的印象呢?

安:嗯。我2006年从云南回来时,第一个到的城市就是郑州,因为在云南人特别少的地方待了八个月,站在郑州的大马路上,我觉得人怎么这么多呢?我当时就觉得郑州好繁华,现在这种感觉还维持着(笑)。我对河南的印象都很好,我的很多朋友都是那边的人。有一次,我去了河南博物院,感觉就像时光倒流了一样,看完之后的感觉就像饱餐一顿,很满足,很累。

(四)谈生活

“我们应该从那种不完美中看到完美,从不幸福中看到幸福。如果是为了写作把自己的生活折腾得不幸福,那多没意思呀。”

记者:很多人提到你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美女、才女”,对这个称呼你怎么看待呢?

安:我觉得自己长成什么样子要坦然接受,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是美女,而且就算你是美女,也不可能说你是天底下最美的。就像我们看到安徒生童话里面,皇后每天对着魔镜说:“魔镜啊,魔镜啊,我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吗?”她很美,但还是不知足,所以美丑之念,每个人都应该去坦然接受,都要有种自信。

不过真让我选择,我还是喜欢称呼我为美女吧。不过有人称呼我为才女,我也不会特别抵触,但是我不会以这个称号而自豪,因为现在美女和才女这个称谓也好、评价也好,多数是属于那种客气的,表示别人对自己的一种适当的尊重,平时真的没必要以这样的一个称呼来伤神或者介意,不能因为人家叫了我一声才女我立刻就显得人都不一样了,这就没意思了。

记者:看你的书,觉得很容易就会让人安静下来,很舒服的感觉,生活中你也是同样安静的吗?

安:你看我跟你讲话的语速跟声音就知道了(注:语速慢,声音柔),我不能说我是一个很安静的人,但是起码我不是一个喜欢大吵大闹的人,我觉得凡事都是可以用一种很平静的方式去解决的。

记者:你没有跟人很生气很着急过吗?

安:有啊,但是有时候是这样的,你生气你着急,能不能帮助这个事情去解决,不能的话,你还是要安静下来去解决啊,我不会强制自己明明生气了,非要安慰自己:“我不生气。”但是我觉得从生气到不生气这个过程也是好的。我是说,当你真正生气了,你可以承认这个情绪的到来,但是这个过程,可以不必太差。

记者:都知道你喜欢到处旅游,这是你的灵感之一吗?

安:旅游是我的灵感之一,但不是我全部的灵感,因为我旅行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为了放松,是为了让自己换一种生活状态,让自己更好地去换位思考,去考虑一些问题。恰恰是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很多时候会有不期而遇的想法,但是我有一个习惯,不是说有了灵感就立刻动笔去写,我可能会放置一段时间,让自己确定是不是真的想写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东西自己现在有没有能力去把握它。

记者:你每次旅游都是一个人吗?

安:对的,我基本上是一个人出发,我不喜欢邀一大帮子人,呼呼啦啦地出发。但是我到了目的地之后,会给朋友打个电话:“哎,我到了,你过来啊。”然后晚上一起吃饭。

记者:那这些地方当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

安:嗯。我想一想,应该是拉萨吧。

记者:那你去西藏几次了?

安:今年是第三次吧。

记者:在你写的这么多作品里,你最满意的是哪部作品呢?

安:每本书我都是难以割舍的,但是实际上,如果说自己感受最深,我觉得还是《惜春记》,因为那是我的第一部小说,我自己在里面放的意念很深,所以我对它的感情是最深的。

记者:据说你是麦霸,那你最喜欢唱谁的歌曲呢?

安:莫文蔚呀。记得有一次我跟朋友两个人,在深圳的钱柜,两个人唱了四个小时没停口。很强吧,告诉其他朋友时,他们都被雷到了,说你们两个真是超级麦霸。然后我跟他们开玩笑说,什么歌拿过来都会唱,这样才行。

记者:你的书里都是在写爱情,那么多的感悟都是自己的爱情留下的?

安:不是啊,我觉得有些时候可以从别人的爱情中得到感悟,不必要千疮百孔全是自己的爱情,多可悲啊。我们应该从那种不完美中看到完美,从不幸福中看到幸福。如果是为了写作把自己的生活折腾得不幸福,那多没意思呀。比如说,我对这个东西的态度是这样子的,我能够理解这些人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痛苦,但换作是我,我未必要经历这么大的伤害,然后才去明白这个道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