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5版:文化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团圆》再揭秘
广告
广告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宋以朗宣布3年内还有多部张爱玲遗作面世
《小团圆》再揭秘

前天,在《小团圆》北京首发式上,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首次公开揭秘了更多有关张爱玲及《小团圆》出版的故事,他还让人惊喜地公布了张爱玲遗作的下一轮出版计划。

母亲才是张爱玲的最好朋友

宋淇一家在张爱玲的中晚年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张爱玲过世后,更把所有遗产都赠与了宋淇夫妇。长期以来,外人都认为宋淇是张爱玲的好友,但是前天,宋以朗却大大颠覆了人们的这个“认知”,他:“其实,我母亲邝文美才是张爱玲的密友。”

他说,张爱玲跟他的父母有两段时间在香港面对面,一段是1952年到1955年,另一段是1961年到1962年。在宋淇于1970年所出的《张爱玲语录》中,很多均是张爱玲与邝文美的谈话。今年宋以朗决定将父亲的《张爱玲语录》再添加200条内容出一个增订版,有趣的是,因为这个世人的误会,宋以朗对台湾著名编剧王蕙玲写张爱玲的电视剧《她从海上来》相当不悦,他很有趣地说:“这是因为私人理由。这部剧里你就会看见我爸爸宋淇出现了三秒钟,那个人长得不像我爸爸,另外,张爱玲最好的朋友其实是我妈妈。”

调侃父亲没有看懂《小团圆》

在父亲、母亲先后去世后,宋以朗在整理遗物时,陷入到了艰难的三重选择中,《小团圆》是销毁,还是出版,抑或搁置?严谨的宋以朗将这三个选择放在眼前比较分析了很久,前两者的结局都会是“挨骂”,而搁置是唯一不挨骂的方法。可是这也是最先被宋以朗否定掉的选择。

宋以朗知道,《小团圆》这么多年“雪藏”于柜子里,其实跟当年父亲宋淇的一段读后感有很大的关系。1976年三四月份,宋淇给张爱玲写了一封“劝”她暂缓出版的信,信中宋淇建议张爱玲大改,删掉前二章,将主人公的身份进行改变等。当天,宋以朗也首度公开了张爱玲于1977年4月就此写给宋淇的详实回信,宋以朗也大方地表示,张爱玲从来没有承认《小团圆》写得不好,对于宋淇说的第一第二,张爱玲是觉得他没有看懂(笑)!

谁译英文《易经》要进行“PK”

《小团圆》出炉后,海内外读者震动不已,然而宋以朗显然还要不断地将“震惊”继续下去,当天,他公布了一项让所有“张迷”都感到异常兴奋的出版计划。“2009年,会出版《张爱玲语录》增订版;2010年《The Fall of Thepagoda雷峰塔》中英文版,《The Book of Change易经》中英文版;2011年,会出版张爱玲、宋淇、邝文美来往的书信,收录有600多封;2011年,还有一篇张爱玲的3万字游记《异乡记》,是张在1946年、1947年从上海去温州时写就的文字。”

目前,宋以朗已经排出了它们上市的时间表,不过,谁来翻译成中文呢?这可是一个大难题,对此,宋以朗露出顽皮的笑容:“我是不可能只做英文的,如果我们不出中文的,其他的人也会做翻译。什么人去翻译呢?有两个问题,一是是否根据原文,二是写出来像不像张爱玲写的。据我所知,我们在谁来翻译的问题上,将运用中国特色的方法,找几个人来PK。”

李安拍《色·戒》前

并未看过《小团圆》

因为《小团圆》里大胆的性描述,很多观众猜测,李安拍《色·戒》前便读过《小团圆》的手稿,当有读者把这个问题抛向宋以朗时,宋以朗顽皮地吐了吐舌头:“据我所知,当年张爱玲去世的时候,我爸爸身体不是很好,我们家里有《小团圆》的手稿,爸爸觉得他没有能力去整理,结果台湾皇冠的平老先生亲自从台北来到香港,将《小团圆》的手稿拿回到台湾,放在他自己的私人保险柜里面,除了他之外,确实没有人看过。”此外,读者对为什么主人公叫“九莉”也充满了好奇,宋以朗昨天也微笑着“报料”,“九莉这个名字,在原来的《易经》里英文名叫LUTE,也就是琵琶的意思。不过,为什么《小团圆》里叫九莉,我想,可能跟张爱玲是九月份出生有关系,我是这样理解的。”

宋以朗童年和少年时期曾经两度在香港家中见过张爱玲,读者们都关心,这位传奇女子给宋以朗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她1952年到1955年在香港时我三岁,没有太多印象。1961年到1962年,我12岁左右,那时她在我们家每次住两周。住的地方是我的房间,而我要去客厅睡的。我只记得她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女人,说上海话。我问过我的姐姐和家里的工人是否记得张爱玲。我姐姐说张爱玲近视,却不戴眼镜。工人说,张爱玲小姐有胃病,她不在我们家里吃饭,她自己出去买面包,留到第二天变硬了再吃,帮助消化。” 张漪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