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披露药界内幕的长篇小说。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法律与暗箱的对峙,智慧与阴谋的相持。小说揭示了医疗体制中某些不健全之处,剖析了医患矛盾的症结所在,曝光了医药销售规则的不透明,深层次披露了医药销售行业内存在的诸多弊端。
鲁西军介绍李虎和杨鑫革给郑策认识
有一天鲁西军开车拉经理和客户——一个药贩子,那人炫耀发家史,他卖几种所谓的进口保健品——美国华人社会是三不管地区,玉玉油装进软胶囊成了进口卵磷脂。一桶桶买原料一滴滴卖产品怎么能不赚钱?!美国最普通的倒时差褪黑素,来到国内被描绘成补脑、增强免疫力、加强睡眠甚至提高性欲的万能灵药,这简直是把面粉当药粉卖!怎能不赚大钱?劫道的也不如卖药的!药贩子总结道。鲁西军只记住这一句。他眼前豁然开朗。
鲁西军在饭局中间接了个电话,好一会儿才进来。吃过饭照例唱歌桑拿,鲁西军一摆手,我有事。东道主老吴急了,给个面子噻。鲁西军说,不就想批点麻黄素吗?明天你来。鲁西军驾车到开发区一片新建住宅,走进一个单元门。回到家夜深了,鲁西军先去看女儿,女儿外号考拉,再大一点她就不会为这兴高采烈了。妻也睡熟,他走进卫生间,仔细清洗身体。
两天后鲁西军介绍李虎和杨鑫革给郑策认识,梨城和油城医院就控制在他们手上。鲁西军仔细考虑了郑策的建议。他注意到,从宝氏在边城设置办事处后,不显山不露水主打产品齐齐登陆几大医院药房,尤其是为民眼科医院。这是省医药公司的软肋。
省医药公司和为民眼科医院僵局时日已久。几年前,公司领导是于新和黄显生。于新业务起家,人专制,大方向却清楚。黄显生属于那种站一边看,得机会就挑眼的人。年底答谢宴会搞抽奖活动,为民眼科医院药房主任抽了个西门子冰箱。巧的是,价值万余元的特等奖笔记本落在为民眼科医院院长手中。人民医院就有些不愿意。于新慷慨地给这几人各送一台微波炉,事就结了。黄显生意识到这里面有文章,连夜向上级主管单位具名举报。这事惊动了药监局。参加答谢宴的个人都责成上交奖品公开检讨,为民眼科医院药房主任被取消外出学习机会。一时间各医院对于新避之不及,省医药公司业务陷于停顿。于新愤而辞职。3个月后,为民眼科医院扩建工程动工。公司上层这才意识到于新的先见之明。为民眼科医院永远关闭了与省医药公司的合作大门。黄显生调离了,把难题留给了后人。当时省公司霸主地位对流失几家医院不在意,可随着行业竞争愈演愈烈,新特药日益壮大,为民眼科医院的问题重摆上桌面。和新特药争夺为民眼科医院的药品计划难度很大,但并非不可行。周边市场的主动权也不能丢失。这些都需从长计议。鲁西军看着杨鑫革和郑虎,你们别当儿戏,宝氏要是能打开油城、梨城市场,咱们就多一个合作伙伴,这部分药品走量计入你们销售任务,给我好好干。
财务上来电话,鲁科长,县医药站的款回了吗?返利已经付了。鲁西军扣下电话。南城县医药站的款回了。是他催财务付返利的。这钱没法交。他划出20万给小白买了个进口药代理权。他抄起电话打给老吴,我想让你帮个忙。对方受宠若惊,鲁科长你说你说噻。鲁西军压低嗓音,你的那笔回款能不能这两天付掉?我不会亏待你。施俊走进来,鲁西军警觉地看了一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