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1版:郑州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现实中林浩是周彦宏的干儿子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抗震小英雄客串《护士站的故事》,演周彦宏的儿子
现实中林浩是周彦宏的干儿子
拍摄过程中,林浩一丝不苟,演得十分投入。但一有休息时间,他就恢复了顽皮的本性。

在余震和废墟中勇救同学的抗震小英雄林浩曾经感动了无数人,在奥运会开幕式时与姚明携手入场的一瞬,又使他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正在河南拍摄的大型温情剧《护士站的故事》,邀请到了林浩前来客串,友情出演护士长贾冬青的儿子。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活中,林浩也是贾冬青的饰演者周彦宏的干儿子。4月18日、19日,林浩在郑拍戏期间,对于媒体的“追逐”,这个有个性的孩子选择了沉默不语。据悉,剧组为了林浩的学业考虑,已经在两天内加班拍完了剧中戏份。昨日林浩已经返回成都上课。晚报记者 邢进 实习生 卢炜舟 郭娟/文 晚报记者 张翼飞/图

干妈邀请,林浩加盟《护士站的故事》

10岁的林浩,与在郑州拍摄的大型室内温情剧《护士站的故事》颇有渊源。剧中的主角,护士长夏冬青的饰演者是周彦宏。2008年6月,林浩赴京参加抗震救灾表彰的时候,遇到了周彦宏。周彦宏十分喜欢这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当即认林浩做了干儿子。这次周彦宏接拍《护士站的故事》,饰演的护士长夏冬青有一个三口之家。周彦宏看过剧本之后,觉得片中自己的儿子很适合聪明伶俐的小林浩来担纲。剧组对此也非常赞成,于是就通过周彦宏向林浩发出了邀请。

一直以来,林浩的父母非常不赞成孩子接拍广告和影视剧,怕孩子过早介入娱乐圈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和发展,也不愿一次次以救人为卖点,让孩子回忆痛苦的过去。但是当了解到此剧的拍摄背景之后,林浩的父母一口答应下来。林浩的父亲林大坤说,汶川大地震时,全国的医务工作者都到四川去救人,河南派去医务工作者人数最多,《护士站的故事》是一部反映河南医护人员工作的电视剧,首播又放在5·12这个特殊的日子,既是护士节,又是四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人要懂得知恩图报,林浩一定要拍这个戏”。

扮演周彦宏的儿子,台词背得很快

4月19日下午,记者到剧组探班,林浩的戏份正在加班加点地赶拍。导演说,林浩的戏份穿插在很多集里面。但是因为孩子要上学,所以必须集中在周六周日拍完。林浩是4月17日到郑州的,所以18日、19日这两天都在赶拍林浩参与的戏份,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拍摄到10点多钟。

走进摄影棚,林浩正在跟“爸爸”卓林和“妈妈”周彦宏对台词。这场戏是“爸爸”卓林一夜未归,“妈妈”周彦宏和“儿子”林浩边吃饭边坐在沙发上猜测卓林出了什么事情。然后“爸爸”卓林开门进来,累瘫在沙发上,跟老婆儿子诉苦说,他照顾了一个别人误以为是他撞伤的老人一天一夜。林浩身穿绿色的运动服,跟“妈妈”周彦宏坐在沙发上,非常放松。聪明伶俐的他,拿着几页的台词读了几遍就能背下来。到当晚10点钟左右,林浩的戏份就会全部拍完。因为当天下午的这场戏是个吃饭的场面,林浩一直捧着饭碗在不断地吃。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他拍着肚皮说,无论如何也吃不下去了。

生活压力大,一家人从上海搬回四川

10岁的林浩目前是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半年前,因为不太适应上海方面的学习和生活,林浩转学回到成都。林浩的父亲林大坤说,首先是孩子学习方面跟不上。在映秀镇念书时,孩子是班长,每次考试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但是到了上海之后,由于跟不上当地的教学进度,林浩在全班38名同学中排第37名。后来尽管经过努力,上升到了第22名,但是仍然无法排遣他的失落感。而且,在上海的生活水准远远高过四川,在上海租房陪读的林大坤夫妇很快就感觉到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因为没有技术,语言也不通,林大坤夫妇在上海找工作四处碰壁,没有收入只能靠先前打工的积蓄开销。虽然上海方面免去了林浩和姐姐的所有学费,但维持一家四口的生活仍然捉襟见肘。一家人经过多方商量,最终决定回到成都生活。

想过普通孩子的生活,不愿接受采访

寒假之后,林浩一家回到成都,林浩在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当了一名三年级的插班生。在熟悉的语言和生活环境下,林浩迅速融入了新生活。学校离家不远,只有20分钟的路程,林浩每天走路上学,和同学玩得十分开心。林大坤说,孩子很懂事,学习认真,课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看动画片和玩游戏,“他最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了”。因为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只上到小学三年级,林大坤特别希望孩子能有文化。“在上海的时候推掉了很多广告商的邀请,不希望孩子受到影响,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一路读上去。”目前,林大坤在成都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妻子做保洁员,两口子勤扒苦做,一个月能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

在郑州拍戏期间,林浩面对媒体的采访非常抵触,看到有人在拍他,就拿剧本挡住脸。对于记者的问话,他紧闭嘴巴不说一个字。林大坤说,他们也都希望孩子能过普通人的生活。他表示,对林浩的未来没有规划,一切都顺其自然就最好,“我们只希望他健康、平安、快乐地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