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4版:文化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日大看台
我省将进行古籍普查
《牧羊曲》原来有个“豫剧”版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来郑透露创作《红楼梦》《少林寺》的经过
《牧羊曲》原来有个“豫剧”版

他的那首《大海啊,故乡》旋律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他为新中国第一部武侠片《少林寺》谱写的插曲,“少林、少林,有多少传奇故事都来把你颂扬”至今仍被人传唱;而亿万人最熟悉的莫过于他那首《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首幽怨缠绵的乐曲,至今仍然感动着中国人的心。他就是作曲家王立平。4月18日,由河南省民族乐团和河南省歌舞剧院歌剧团演出的《梦系红楼——〈红楼梦〉全版主题音乐会》在河南艺术中心举行,作曲家王立平先生被特邀到现场为观众解读《红楼梦》音乐。一副宽宽的玳瑁眼镜,一口地道的京腔,脸上总洋溢着温和的笑容,王立平散发出大家所特有的气质。晚报记者 杨宜锦/文 周甬/图

爱上《红楼梦》

“一朝入梦,终身不醒”

谈起《红楼梦》的音乐,王立平说:“能够有机会与《红楼梦》结缘实在是三生有幸,首先是曹雪芹厉害,才会有我的幸运。”对曹雪芹的《红楼梦》,王立平说自己是“一朝入梦,终身不醒”。“初中的时候我就读过《红楼梦》,但少不更事的我并未读懂书中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好像尽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觉得有点啰嗦。而当历经人生坎坷与磨难后,再次读到《红楼梦》时,突然有了很大的触动,真正读懂了曹雪芹在每一个人物背后所透出的文化与思想,自此我就‘一朝入梦,终身不醒’了,彻底爱上了《红楼梦》,并终身不变心。”

1982年,王扶林拟拍电视剧《红楼梦》,剧组对他进行了考查,当时他只向剧组的人谈了3个看法:一是他对《红楼梦》的理解,二是他对电视剧《红楼梦》的设想,三是他对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音乐构思。最终他如愿以偿。“确定由我来创作音乐后,我脑子里却如同书的结尾,‘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空白一片。”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无论是人物还是衣食住行,事无巨细,每一个细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独音乐,翻遍《红楼梦》没有一个音符。“我的创作可谓‘无中生有’。今天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当初对我来说,真是个天大的难题。”

创作基调

“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虽然定下了基调,但王立平直到1984年才写出了剧中的序曲和主题曲《枉凝眉》。这两首歌写起来很快,就几十分钟的时间,但当时心里忐忑不安,因为自己的音乐是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方言”。“当时也曾想过用戏曲、曲艺、民族等音乐,但这些音乐缺少今天的时代气息,有人建议按当时的流行歌曲来写,听着好听就行。可是我一想,这是中国的名著,没有历史的感觉怎么行?《红楼梦》的音乐应该是既有历史时代感又有今天的时代感,任何现有音乐形式对于《红楼梦》来讲都显得苍白无力,只能创作出一个只属于《红楼梦》的音乐方言,把它写成‘十三不靠’,别无选择。”

在翻阅了《红楼梦》的所有版本后,他确定了音乐的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这个惆怅和感慨,既是曹雪芹笔下人物的,也是曹雪芹的,还是我们今天的再创作者的,更应该是观众们的。音乐应该是沟通故事人物和今天的观众、曹雪芹笔下的时代和现今时代的桥梁,并且是真正中国的,能为今天的人们所理解和感动的。”

当时有人建议重写词,王立平一口回绝,“曹雪芹的原著就是经典,谁敢太岁头上动土?”而《红楼梦》主题歌的确定,也经过了反复思考和推敲,最后确定用《枉凝眉》作为主题歌,王立平的理由有三:一是一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揭示了宝黛爱情的主线;二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预示了结局;三是词句优美,是一首可咏可叹的极佳歌词,可入乐。最后才有了那首一唱就令人心动的《红楼梦》主题曲。

重拍《红楼梦》

“想要超越不容易”

谈起重拍《红楼梦》,王立平颇有大家风范地表示:“2000多年前的《诗经》至今依然在欣赏,莎士比亚的作品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而《红楼梦》再重拍1000次也不足奇,而且应该比过去拍得更好。但我希望重拍应比前人有所进步,重拍者首先要热爱民族文化的经典,并对经典心存敬畏,不可以对经典之作轻举妄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辉煌和局限,后人超越前人是理所应该。”王立平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重写《红楼梦》的音乐,“因为当年我已经是倾我所有,而且没有留下任何遗憾。我相信将来他们会拍得更好,音乐会写得更好。但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用我们的心血、智慧、勤奋筑起一道高墙,让后代即便不会望而生畏,也应该让他们感到想要超越没那么容易!”

感激河南

“为我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好开端”

谈到河南,王立平饱含感情:“我非常感激河南,河南是我音乐创作起步阶段的一个重要地方。上世纪70年代初,我真正开始音乐创作,当时就是在河南创作出的《红旗渠》和《少林寺》。为了体验生活,我曾在河南生活过很长时间,至今河南仍然是我除北京外生活过最长时间的省份。河南极为丰富的民间音乐为我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好开端。”在谈到创作《少林寺》歌曲时,王立平说,他们让我写有河南味的插曲,我写的《牧羊曲》有一些豫剧的味道在里面,写完后他们说行。过了一天,我找导演说《牧羊曲》想改改,导演问为什么?我想,中国的戏剧形成也就400多年,而《少林寺》的故事是1000多年前唐朝的,那时豫剧还没有呢。创作必须符合剧情,让人们看到历史是那么回事,同时又得符合现在,让今天的人能接受,所以我又重写了《牧羊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